• 68阅读
  • 0回复

禁毒应对四大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4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广角

  ●狠抓堵源截流 ●整治重点场所 ●开展预防教育
  ●创建无毒社区 ●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队伍素质
  禁毒应对四大挑战
  本报记者 裴智勇
  毒品问题,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在去年我国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当前国际国内毒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国禁毒工作面临着四大挑战。
  多头入境
  日前,缅甸男子李某因在中国境内运输海洛因达340克,被内地一法院依法判处刑罚。李某是在昆明开往成都的列车上被铁路乘警查获的。他伙同一中国籍男子把毒品藏在旅游鞋里。这只是境外向我非法贩毒的一例。
  我国禁毒官员表示,境外毒品对我“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总体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对我国的危害仍在加剧。调查显示,目前,“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从140万亩降至120万亩,鸦片年产量已从1000吨减至800吨。但是,“金三角”地区贩毒组织在南下贩毒通道受阻的情况下,将大量毒品调往缅北,通过各种方式向我国大肆倾销毒品。2002年,云南省查获的6.38吨海洛因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该地区,我国缴获来自缅北的冰毒也较往年有所增加。
  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阿富汗罂粟禁种全面失败,去年鸦片产量超过3400吨,重新跃居世界首位,对我国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继续扩大。
  蔓延区广
  今年3月2日,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向媒体通报,破获一特大贩毒案,缴获毒品海洛因36.5公斤,两名大毒枭落网。36.5公斤海洛因竟藏在装有20吨生姜的大货车里。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远在腹地的重庆竟查出一次贩海洛因36.5公斤的案子,表明毒品扩散之广。有关材料显示:国内贩毒组织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内地到云南的贩毒活动愈发猖獗。境外大宗毒品进入云南后,多数是通过广西、贵州、湖南公路通道运往广东,除部分被走私出境外,其余一部分进入了当地毒品消费市场,另一部分中转至湖南、江西、福建及北方各省。在云南、广东两地毒品中转、集散作用不减的情况下,兰州、成都、重庆、贵阳、长沙、武汉、郑州、合肥、上海等城市的毒品吸纳作用正在增强。2002年,云南省破获的106起万克海洛因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运往上述城市的。为满足内地不断扩大的毒品需求,内地毒贩直接前往云南贩毒,然后再带回本地加工贩卖的情况明显增多。
  为逃避打击,境内外贩毒团伙采取化整为零、“蚂蚁搬家”的做法,大量利用人体藏毒等小宗贩毒形式,将毒品运往内地。2002年,仅云南德宏地区就破获人体藏毒案件近300起,缴获海洛因127公斤,同比分别上升了140.9%和129.5%。
  制毒区域化
  去年,全国查获的11个摇头丸加工窝点全部集中在广东、福建;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上海等地均破获来自广东的千粒以上的摇头丸案件。
  调查表明,制贩、吸食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新的特点,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去年的情况看,国内大宗制造冰毒、摇头丸案件有所减少,小宗制贩活动有所增多,区域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广东、福建已成为国内摇头丸的主要生产和供应基地。
  吸毒人员逐年增加
  3月7日凌晨4时许,沈阳市禁毒支队三大队的民警在某星级酒店内,一举抓获了11名吸毒人员,其中5名为女性。
  3月8日凌晨,南昌警方摧毁位于南昌市进贤县城内的一个“地下迪厅”,当场抓获嫌疑人员40余名。
  尽管禁毒工作声势浩大,但国内吸毒人员总数继续增加,并仍以青少年、社会闲散人员为主。2002年全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达到100万,同比上升11%。从涉毒地域范围看,截至2002年底,全国涉毒县(市、区)已经发展到2148个,比上年增加了97个。国内吸食海洛因人员占到吸毒人员总数的87.6%,同时吸食新型毒品和精神、麻醉药物的人员比例也在迅速上升。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已占到总数的74%,无业人员占53%。
  禁毒六大对策
  形势逼人,国家有关禁毒部门正积极行动,采取有力举措。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提出,2003年禁毒工作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
  第一,继续狠抓以云南为重点的堵源截流工作,严厉打击外流贩毒犯罪活动,从源头上遏制毒品的流入和蔓延。
  第二,深入开展重点整治工作,大力整治歌舞娱乐场所吸贩摇头丸问题,进一步改变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面貌。
  第三,以在校中小学生为重点,大力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各级宣传、卫生、文化、教育、广电、司法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继续加强对无业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流动人口等吸毒高危人群的禁毒教育和预防艾滋病教育。
  第四,以整治吸毒人员千人以上县市区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综合治理国内毒品问题。结合城市社区改革,以创建“安全小区”、“文明社区”、“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和“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创建“无毒社区”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五,进一步加强国际禁毒合作力度,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禁毒合作向纵深发展,减少和消除境外毒源对我国的危害。
  第六,以开展禁毒执法检查为契机,全面加强禁毒法制、基础业务和队伍建设,提高禁毒工作的整体水平。由国家禁毒办参照公安部《五条禁令》,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改进禁毒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禁毒民警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附图片)
  禁毒志愿者冒雨在北京街头向行人发放禁毒宣传材料。
  新华社记者 于小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