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河南省罗山县化肥厂工人王成下岗后,生活困难,是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改变了他的命运—— 小额贷款扶俺上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4
第14版(财经纵横)
专栏:热点聚焦

  河南省罗山县化肥厂工人王成下岗后,生活困难,是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改变了他的命运——
小额贷款扶俺上岗
俺叫王成,曾是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化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1995年,爱人下了岗,女儿又到了上学年龄,生活的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1997年,俺又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很快,也下岗了。
  3年中,俺也跟爱人寻思过,借些钱做个小买卖,一来可供孩子上学,二来解决吃药问题,三来也贴补贴补家用。但是,家里穷得叮当响,谁肯把钱借给你?有好长一段时间,俺都想着,后半生可能也就这样苦撑着、饥一顿饱一顿地过了。
  但到2000年12月,“救星”突然降临了。罗山县宝城信用社主任顾兴强来告诉俺,信用社办有专门用于帮扶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创业的小额贷款,问俺要不要贷。妻子一听这话突地就来了劲头,俺则激动得跳了起来。要知道,这可是雪中送炭呀!
  顾主任给俺发了小额信用贷款证,并建议俺贷5000元的小额贷款。他告诉俺,这是“季节性”、“周期性”的贷款,“随时贷,随时还”,俺欣然接受了。过了几天,俺拿着身份证、小额信用贷款证和私章,在信用社领到了5000元贷款。俺随即与妻子租了间门面房,办起了杂货店。
  信用社是依据诚信贷给俺们款的,俺们做生意时也牢记着这两个字。杂货店严把进货关,不论是矿泉水、方便面,还是针线、纽扣,所有商品一律从正规渠道进,这就保证了产品质量。有了诚信,就有了市场。小店的回头客逐渐多了起来。货卖出去了,手头的钱充裕了,俺就赶紧还信用社一部分钱;等进货需要钱的时候,俺一申请,热心的信贷员又把钱送来了。
  这两年,俺家每年的纯收入都在四五千元左右,日子有奔头了!
(本报记者 王明浩采访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