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打造“民工”品牌 建立务工基地 宜春民工一年赚回三十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4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微型调查

  打造“民工”品牌 建立务工基地
宜春民工一年赚回三十亿
袁志成
  宜春是江西省的农业大市,该市将劳务输出作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主打项目来经营,响亮提出打造“宜春民工”品牌口号,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全市劳动力从业参与率达82%。目前,有49.45万宜春外出务工人员辛勤工作在全国各地,占年计划的105%,比上年增长6.97万人,其中劳动保障部门直接组织输出3.89万人,占年计划的111%,输出境外就业人数595人。去年劳务输出赚回30亿元。
  宜春市奉新县宋埠镇汶圹村村民宋名江、宋名海两兄弟4年前到上海徐汇区做铝材门窗生意,经过一番闯荡,年收入达10万元。在福建省厦门市,4700多辆出租车中,有3000多名司机来自宜春高安市,如今,高安市有3万多名司机在全国各地跑运输,赚回大把大把的钞票,回家盖新房,家家户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宜春还针对劳动力市场需求新变化,着力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使全市劳务输出由初期的纯体力型向职业技能型转化。该市有20多所职业中学常年开设电脑、文秘、财会、园艺、机械、修理、烹饪、养殖、驾驶员培训、美容美发等热门专业,共培养各类技术人才8.5万多人,其中90%加入了外出务工队伍。
  为打造该市的劳务输出品牌,他们从各乡镇挑选一批党员干部派往务工人员集中城市,或建党支部、或建同业公会,不但为做好劳务人员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还为劳动力外出搭起了一座座桥梁,在全国一些城市已涌现了不少“宜春打工者园区”、“宜春打工者一条街”。为疏通劳动力外出的渠道,去年,该市在10个县(市、区)建立了劳务集市,还建立了121个职业介绍机构,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劳动力供需信息随时在线发布;他们还在160多个乡镇设立了劳务输出网站,在深圳、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建立了37个劳务输出基地。仅广东就有13.7万人,福建8.4万人,浙江5.9万人,上海5.9万人,“宜春民工”遍及全国各地。
  注意发挥能人的带动效应,是宜春市劳务输出的一个显著特点。丰城市焦坑乡一个能人带动了3000多人,在浙江台州市务工。如今,丰城市务工者撑起了海南省三亚的丰城市荣塘镇小商品一条街、上海卢湾区的蒸笼一条街、湖南长沙市和醴陵市的金银首饰一条街;奉新县务工者在上海浦东创办了铝合金一条街;高安市还延伸沿海地区的运输业;上高县延伸海南省的制种业……据粗略统计,宜春市在能人带动下外出务工的人员不下18万人。
  令人惊喜的是,一些在外积累了资本、掌握了一技之长的打工人,近两年已形成了一股回乡创业的热潮。3万多名回乡创业者共办各种企业8500多家,安置富余劳动力2.5万人,年产值超过10亿元,利税9000多万元,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