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走出去”要快要稳——访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副司长吴喜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4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

  “走出去”要快要稳
  ——访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副司长吴喜林
  本报记者 龚雯
  记者:这几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的身影随处可见。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十六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开放水平。作为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的权威人士,您觉得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走得怎么样?
  吴喜林:20多年来,我国跨国经营业务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另一个特点是经营领域日益拓宽,布局趋于合理。投资地域逐渐从港澳、北美转移到亚太、非洲、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投资方向由初期的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等拓展至生产加工、贸易、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投资形式也从起初建点开办流通型“窗口”公司,发展到投资办厂、加工装配、设立研发中心、建立工业园区和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及营销网络等。
  此外,“走出去”的大型项目在增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比如,中油委内瑞拉、苏丹油气开发和炼油、伊朗德黑兰地铁、科威特集油站建设、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工程、阿尔及利亚喜来登酒店等一大批金额大、技术含量高的投资与承包工程项目,在所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许多国家政府纷纷要求中国企业投资办厂、合作开发资源等,如中俄森林开发、越南多农铝矿、巴基斯坦煤矿等。
  记者:那么都有哪些企业真正“走出去”了呢?吴喜林:目前“走出去”的经营主体结构逐步优化,实力也在增强。境外投资主体从贸易公司为主转向大中型生产企业为主,中石油、中石化、华源、海尔等一批骨干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并取得不俗业绩,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万向、远大空调、新希望等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以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为切入点,主动开拓国际市场,也成为我国境外投资的重要力量。像华源、海尔等大企业集团已开始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并初步形成全球生产销售网,初具跨国公司雏形。具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发展到近2000家,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选的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2001年我国有39家企业上榜,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商200强的企业有11家。
  记者:我听说不少企业在“走出去”中普遍感到走得比较难,您认为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吴喜林:“走出去”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一是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在世界经济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一些国家由于经济困难造成资金紧张,压缩公共建设投资,取消或推迟项目发展计划,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企业在深入开发亚、非等有潜力的传统市场,开辟拉美及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上仍有较大难度。加上现在保护主义倾向明显抬头,各种贸易投资壁垒增多,影响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顺利进行。
  二是促进和保障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在推进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关于“走出去”的支持政策并未完全落实到位,金融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
  三是管理体制尚不完备,立法滞后;重审批、轻管理现象依然存在,审批手续繁杂、时间长,导致不少投资机遇丧失,影响了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
  当然,国内企业本身也有待转型和积累经验。决策机制、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总体上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够强,综合竞争力较低。在资金上,受自身规模及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双重约束,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另外,缺乏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懂管理、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记者:前不久外经贸部决定在上海等五省市进行简化境外企业和机构审批手续改革试点,引来一片叫好声。在为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方面,新成立的商务部及相关部门将有什么新举措?
  吴喜林:我个人认为应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改革促进发展,为企业松绑,降低“走出去”的门槛;健全“走出去”的促进、保障、监管和服务体系,包括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加大对外投资,研究建立境外资源开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境外带料加工装配政策,推动企业带资承包等;同时,还要抓管理促规范,让企业不仅走得快,而且走得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