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学会汇集国际智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4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采访札记

  学会汇集国际智力
  本报记者 费伟伟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99年10月冲击国际资本市场未果,仅隔一年多,2001年初再度冲击便大获全胜,股票在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
  中国海油为何在国际资本市场铩羽而归后挺枪杀回又获成功?中国海油卫留成总经理总结经验时提到一条:学会用“外脑”——汇集国际智力。
  首次进军海外资本市场时,中国海油没有聘请专门的公关公司进行策划,而海外对中国、对中国石油业、对中国公司的了解和信心是十分不够的。这一次,中国海油不是等有事了才找公关公司,而是聘请了一家经验丰富的国际公关公司进行专业策划,并作为一种常设的咨询机构加以重视和利用。
  二度冲击时,中国海油还借力国际著名咨询机构,请来美林、第一波士顿两家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作主承销商,加强承销团的销售能力。再度路演之前,主承销商派出分析员,拿上研究报告,提前一个月进行预路演,走访了国际上近300位基金经理。中国海油还采纳了承销商的建议,上市之前先寻求国际同业的支持,通过私募引入新加坡国家投资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和记黄埔等策略投资者……历经磨难,中国海油最终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出航。卫留成评价“外脑”在这件事中发挥的作用时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国企要想真正闯荡国际资本市场,必须学习很多东西,比如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格局怎么看?对中国的政策稳定怎么看?对中国的石油工业又怎么看?等等。这些公关公司、投资银行等国际咨询中介机构,在了解国际市场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由此而帮我们找到对策。
  我国的改革开放毕竟才20多年,要“走出去”,与国际接轨,不少相关方面的人才准备还很不够,因此必须像中国海油这样学会用“外脑”——汇集国际智力,为我所用。客观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也为我们站在全球高度,在更高的平台上配置人才资源提供了可能和方便。
  当然,借脑于国际只是一种策略,而不是让“外脑”为自己决策。向“洋高参”咨询,开出的药方只能是谨供参考,实不实行?实行到什么程度?做哪些调整?还得自己拍板。不能用“外脑”代替自己的大脑。任何时候,“以我为主”这个方针都是不可动摇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