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站得稳”更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4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各抒己见

  “站得稳”更关键
  萧然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欲“走出去”,到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一展身手,这确实可喜可贺。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走出去”只是第一步,“站得住、站得稳”更为关键。
  记得1946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时,毛主席为刘邓分析了三条出路: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住了并站稳了。二是付出了代价,站住了,但不稳,只能打游击。三是站不住脚,最后被迫又退了回来。最后,刘邓大军争取到了第一种最好的结果,从而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综观我们今天走出去的企业,不管是奇瑞也好,京东方也好,还是早已先行一步的海尔也好,恐怕还都处在“走出去阶段”。是不是已经站住了脚,还要在实践中检验。
  以京东方为例,3.8亿美元收购成功,这是第一步。业内人士认为,要建设一条第五代液晶线通常需要12亿美元资金。京东方在此次收购之后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50%,若要继续融资12亿美元,京东方所承受的财务压力显然不小。
  因此,企业如何在自己的全局战略中制定自己现实的“走出去”战略至关重要。而在制定战略时,也必须注意避免两大误区。一是不能为出去而出去,为面子而出去作秀。如果企业尚不具备走出去的实力,仅仅是为了赶时髦,做噱头,最终吃亏的必然是企业自己。二是切忌一时头脑发热,不是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进行扩张,而是脱离实际搞大跃进,企图短时间里扩张成跨国公司。不要说我们目前的企业没有几家真正具备成为跨国公司的实力,就是具备了实力,如果盲目扩张也会把企业带入危险地带。比如日本企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大举进入美国,掀起收购狂潮。时间仅仅过去十几年,现在真正消化掉当年狂吞下的国外企业的又有几个?
  因此,要想争取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的第一种出路,只有像当初的刘邓大军一样,既要有远大理想,更要做扎实、艰苦的具体工作,而且还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否则,不管头开得多么轰轰烈烈,后果也很可能不得不退回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