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北京市卫生部门去年11月份的一次监督检查显示,被检查的1600多家美容美发店,所使用的化妆品合格率仅为31%—— 美容美发店:洗护用品难放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1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消费视窗

  北京市卫生部门去年11月份的一次监督检查显示,被检查的1600多家美容美发店,所使用的化妆品合格率仅为31%——
美容美发店:洗护用品难放心
  本报记者 李丽辉
  “自带”用品为哪般
  人到中年的张先生工作非常忙碌,家门口的小理发店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洗发吹风外带头部按摩放松,一次收费才10元,让他觉得既方便又经济。可没想到,一个多月下来,张先生就感觉到不对劲了:头皮发痒,头皮屑增多,脱发也比以前严重了。急忙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皮肤过敏,说可能是使用了不合格的洗发水。
  像张先生这样,到理发店洗头“洗”出问题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记者在京随机采访了十几位消费者,有的反映,同一品牌的洗发水,在家里和在理发店里用的效果明显不一样,很担心理发店用的是假货。有的说,一些美容店里用的护肤品的品牌,在商场、超市里没有见过。这些产品是真是假,价格和质量如何,消费者都无从判断,全由服务小姐说了算。消费者不明真相,自始至终处于“受摆布”的地位。
  确实,一些美容美发店的洗护用品质量令人担忧。北京市卫生部门去年11月份的一次监督检查显示,被检查的1600多家美容美发店,所使用的化妆品合格率仅为31%。
  不少女性顾客到美容美发店消费时,都自带洗护用品。一些店为了方便这些“老主顾”,还专门开设了自带用品的“寄存”服务。在北京朝阳区红庙一家美容美发店,顾客祝女士说,她差不多每星期都要来这家店做头发,洗发水和焗油膏都是自己带来的。祝女士解释说,这么做并不单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主要还是考虑到自带用品使用起来比较放心。
  在美容美发店洗护用品质量没有保证的情况下,消费者自带用品进“店”,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进货渠道有疑问
  美容美发店里的化妆品合格率如此之低,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专家认为,进货渠道是最令人担心的一个环节。
  美容美发店的洗护用品究竟是从哪里进的?设在北京城南一家大饭店内的美容美发店的服务小姐透露,店里进的货,基本都是走厂家“直销”的路子。这些厂家的产品专供美容美发店,市面上难以见到。具体价格都是老板一手掌握,但一般要比商场超市的价格低出许多。而像洗发水这类消耗量较大的产品,进的都是散装货,打个电话厂家就会“送货上门”。细问是哪些厂,小姐支支吾吾,避而不答。
  执法人员介绍,美容美发店进货上须建立“索票索证”制度,进货要有正规发票,还要有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的复印件。如果没有这些“证件”,进货渠道就很可疑。3月3日,记者随工商执法人员来到北京月坛南街,在一家名叫“诗情画意”的美发店,执法人员对该店的进货台账和美发用品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可是,这家店没问题,其他的店怎么样?工商部门的同志坦承:很难说,因为抽查的毕竟是少数。
  加强监管是关键
  对美容美发店的化妆品存在的问题,工商执法人员也很头痛,感到缺乏有力的执法手段。比如,一些美容美发店将进的劣质散装洗发水,装灌在名牌洗发水瓶内蒙骗消费者,执法人员仅凭感官很难判断洗发水的真假,有时不得不叫厂家来辨识真伪。还有的美容美发店使用的化妆品真假混杂,真的摆在台面上应付检查,假的拿来给消费者用,让人防不胜防。还有名目繁多的护肤品,质量如何须送专门的检测机构,对其成分指标进行检测,而对护肤品的祛斑、除皱等功能进行验证则更难。这些都给日常监管执法、维护消费者权益带来了一定难度。
  专家指出,美容美发店使用劣质化妆品,直接影响着顾客的消费安全,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化妆品质量监督,堵住劣质化妆品流向美容美发店的通道,让消费者放心享受“美”的服务。
  国家工商总局表示,今年将把服务领域的维权反欺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大力度,集中对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进行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题图:最近,湖北省武汉市工商局根据宝洁等厂家举报,在汉正街一商铺及其仓库内查获大量假冒名牌化妆用品。共收缴假冒“舒蕾”洗发水72瓶、“舒肤佳”香皂2016块、“六神”花露水3件,市场标值达2万多元。
  张玉平 张镝摄影报道(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