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披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5
第2版(要闻)
专栏:

  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披露
  ●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多年平均为九千二百三十五亿立方米
  ●地下淡水资源量为八千八百三十七亿立方米
  ●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
  本报北京3月24日讯 记者夏珺今天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日前结束。最新评价结果为,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多年平均为923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淡水资源量为8837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3%;全国地下淡水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3527亿立方米。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
  我国第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完成了覆盖全国范围、较系统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其评价结果——“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8716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每年2943亿立方米”,作为我国宏观决策的主要依据一直沿用至今。但是,近20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各类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导致地下水资源循环条件,地下水储量、质量和分布规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地方出现土壤盐渍化、泉水枯竭、土地沙化等环境地质问题。
  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于2001年初正式启动。该项目按照省、地、县行政区划和大江大河流域进行,其中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在内的2353个县(市、旗),以及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内陆盆地、南方岩溶石山地区、黄淮海平原、松嫩平原、松辽平原、三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并以西北和华北缺水区作为这次评价的重点。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对香港、澳门、台湾省的地下水潜力、质量和开发利用地下水诱发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和预测。国土资源部系统350余名水文地质工作者历经一年多的努力,高质量地完成并提交了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资源分省评价成果。这项成果反映了我国目前最新的地下水资源状况,在地下水资源埋藏深度和分布范围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重大成果对我国新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最终专题研究报告《中国地下水资源》、《中国地下水资源与水环境图集》、《中国地下水资源信息系统》3项成果,已经进入汇总编制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