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百姓拍手称快的“民心工程”——克山县社区工作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8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记者调查

百姓拍手称快的“民心工程”
——克山县社区工作调查
本报记者 郭嘉 张涛
  社区组织,这一新型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机构,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独有特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应运而生。克山县,黑龙江省西部腹地的这个有百年历史的中等县份,而今沐浴着年轻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阳光和雨露。
  设施——不再是办公专用
  曾经多年,街道居委会作为政府的神经末梢,“两道围墙三间房”,充当着政府的喉舌和耳目,所做的无非是政府所要求的、所指派的,管理成了街道居委会的唯一职能,而百姓则是闲来无去处、活动无场所。今年初,在反复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县委书记帅秀军提出了将社区建设纳入全年23项重点工作中的民心工程实施专题推进。切入点是调整社区布局,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让社区由“无形”变有形;标准是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办公有条件,活动有场所,彻底从“硬件”上打牢社区建设的基础。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建筑总面积3380平方米,占地总面积17907平方米的6个社区办公楼矗立在各个社区的中心。每个社区办公楼均设置了娱乐室、健身室、图书阅览室,楼前硬化了宽广的露天活动广场。社区办公楼投入使用不久,晨练队、秧歌队、小乐队、书法协会、社区大学等艺术文化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个社区涌现出来,40个艺术文化团体拉开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序幕,很快形成了“阵地活动月月有、培训活动周周有、广场活动日日有”的浓厚文化娱乐氛围,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陶冶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老百姓说:社区让我们茶余饭后有了去处;社区让我们活得更潇洒、更年轻、更充实。
  服务——不再是一句空话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这是克山县社区工作坚持的首要原则。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办公楼建设伊始就以饱满的热情开展了各社区所驻单位、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居民住户等基本情况的普查工作,并将普查后的社区人群按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情况进行细化分类。鹏程社区将社区内的人群划分18类,并成立18个社区自治组织,比如对残疾人群体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对老年人群体成立了老年协会;对下岗职工群体成立了下岗职工议事会;对从事运输载客行业的群体成立了运业议事会等,这些协会、议事会的会长都由居民自己推选,从而为社区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迈出了坚实一步。如今,克山县社区工作以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内容,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宗旨,可以提供“六个面向”服务,即面向困难群体提供求助服务,由党员、领导、公务员、个人等各界人士捐赠衣服、被褥、日常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物品筹建的“爱心超市”,已让1836人受益,由社区组织协调实施的“富帮穷结对子”活动已让117户贫困户找到了富“亲戚”,扶贫济困已不再是民政部门的专利;面向下岗职工与无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嘉利盈社区为下岗职工党玉等11人在齐齐哈尔市名利综合修配厂找到了就业岗位,沃华社区让109名下岗职工和无业可就的人员找到了工作;面向特殊群体提供专项服务,鹏程社区协调社区内的医疗单位开展了为退休老军人每月义诊活动,受到当地社区居民的普遍赞誉;面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金鼎社区根据社区居民要求,在一偏僻小巷安了一盏
  路灯,收到了“一个小灯泡、照亮一片心”的奇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面向社区党员提供组织生活服务,6个社区普遍为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人口党员成立了支部,让这些党员有了“找到家”的感慨;面向社区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在克山,企业用人到社区寻求帮助,单位搞环境卫生,社区志愿者主动参与已经不是新闻。“你帮、我帮、帮千家是我们的服务宗旨,优质、便捷、连锁、信誉是我们的服务信条,我们决心以团队精神,做居民心中的火炭!我们相信通过努力一定会赢得社区居民的信任与支持。”天泽社区的服务承诺,充分体现了克山县社区服务工作的全方位、多层次。在金鼎社区,三位已经退休的老同志戴着红色袖标,主动担起了义务执勤、维护秩序的责任。65岁的李玉春说:“政府建了这么好的社区,可不能让人给损坏了,我有责任照管好我们自己的社区。”鹏程社区不时在楼内外打扫卫生的55岁的高丽昆女士,是社区编外无报酬人员。她说,有了社区我们有话可说了,有事可办了,有难可帮了,社区这些孩子一天够忙的,我帮他们搞卫生,也是想减轻他们点负担。
  问题——不再是解决无期
  发展社区经济,开展社区卫生,改善社区环境,调解人际关系是克山县社区工作的重点。由于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难事、急事随时可能发生,各类问题、矛盾、纠纷也是随时可能出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也就成了社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办理各种证件涉及部门多,手续复杂,群众反映强烈。社区化管理实施后,克山县利用社区“硬件”完备的优势,专门设置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将13个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邀进社区,并在政府与社区之间建立了一个办公面积320平方米、吸纳36个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进驻办公的“政务超市”,公开承诺“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二次办结”,大大方便了居民,实现了办证办照“零距离”。在开展社区卫生建设方面,以“救难、救急”为重点,在社区办公楼内设置了疾病预防、保健咨询、计划生育等功能性服务室,为群众求医问药提供了便利。在社区环境建设方面,社区组织立足于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嘉利盈社区下岗职工多、贫困人口多、平房居民多,卫生环境脏、乱、差出名。社区工作者了解情况后,随即与县城管局环卫处、监察大队协调,设置了16个垃圾箱,并针对少数社区居民视脏不见的清洁意识差问题,发放整治环境卫生宣传单1500份。同时,还针对人大代表呼吁14年也没有解决的该区无公厕问题,协调有关部门进行了规划设计。这些久拖不决问题的妥善处理,让社区戴上了“民间大使”的桂冠。另外,邻里纠纷、家庭不睦等许多问题都在社区得到化解。气消了,不和的团结了。据不完全统计,自社区开展工作以来,6个社区已经接待群众来访117件次,已调解解决到位的87件次,政府信访部门的信访量比同期明显下降。老百姓高兴地说,这样的社区信得过!现在,在克山,社区工作的开展真正起到了“减压阀”、“稳压器”和“灭火栓”的作用,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百姓解愁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治安——不再是一筹莫展
  社区治安,事关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按照“一区一警”的原则,克山县社区专门设置了警务室,通过“编织一张网,看住重点人、教育加帮教”的方式建立起防控治安管理体系。“编织一张网”,就是义务巡逻网。每个社区都组织了由社区牵头,老干部、离退休党员、低保户等参加的联防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主要参与义务治安巡逻、交通执勤、护绿护院、民事调解等。社区工作开展不久,社区组织就带领联防队和志愿者队伍对全县社区治安情况进行了一次检查,共查出、解决不安全隐患113处,更换楼道灯327盏,有效解决了治安死角。“看住重点人”,就是对社区内的重点人口确定专人专防。掌握动向、了解情况,避免其违法、犯罪,给社区安全造成不稳定。“教育加帮教”,一方面是加强对社区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的经常性宣传教育,不断强化社区居民自我约束的能力,避免违法犯罪;另一方面是加强“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工作,责成专人帮教,鼓励其树立重新做人的勇气,并千方百计为其生活、就业等提供优先帮助。同时,社区义务联防队、志愿者服务队还主动承担了制止噪音扰民,保障居民生活安全的责任。目前,由628人组成的43支义务联防队伍日夜巡逻在街区巷道。自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建立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社会治安案件,社区居民普遍增强了安全感。
  “咱们的社区建起来,居民百姓乐开怀。购物休闲治安医疗于一体,管理服务巧安排。咱们的社区多美好哟,把党和人民联起来。美好的社区,文明的社区,欢乐的社区,人民的社区为人民,人民的社区人民爱,让‘三个代表’精神放光彩。”这是远东社区退休干部李士富作词作曲创作的《远东社区之歌》,反映了社区的工作特色,饱含了社区居民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社区建设这一新生事物的认可、依赖、信任和希望。
  正如县委书记帅秀军所讲:“社区建设是民心工程。抓社区就是抓管理,抓社区就是抓稳定;抓社会就是抓环境,抓社区就是抓招商;抓社区就是抓经济,抓社区就是抓发展;抓社区就是抓先进生产力,抓社区就是抓先进文化,抓社区就是抓群众的根本利益,抓社区就是贯彻‘三个代表’。抓好社区工作就是便民、富民、亲民、安民、爱民、帮民、乐民、育民,就是掌握民情,了解民意,解决民忧,化解民纠,消解民怨,平息民愤,就是为人民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