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失去金杯不是失去希望——评中国羽毛球队苏迪曼杯征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5
第8版(体育)
专栏:

  失去金杯不是失去希望
——评中国羽毛球队苏迪曼杯征程
本报记者 薛原
  8年前的瑞士洛桑,年轻的李永波带领一支年轻的中国羽毛球队勇夺第四届苏迪曼杯冠军。那是一次标志性的胜利,中国羽毛球队自此由低谷攀升,一批年轻选手成长为中流砥柱。
  8年后的今天,在荷兰艾恩德霍芬,依旧被称为“少帅”的李永波率领又一支年轻的中国羽毛球队为苏迪曼杯五连冠而来。在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之后,韩国队最终攀上了顶峰,中国队憾别苏迪曼杯。
  以成败论英雄,是竞技体育诱人的一面。当韩国队举起金杯那一刻,他们十年磨一剑的砥砺终有回报,怎能不欢呼雀跃。
  不以成败论英雄,是竞技体育坚韧的另一面。比赛总有胜负,尽管李永波对记者们说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是“很抱歉,对不起”,但他的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赢,但输也要输得起。关键是这次我们输得很明白。”
  对韩国队的决赛,男单陈宏同李炫一的第二局,陈宏在2∶10落后时咬牙苦追到12∶15才告失利;男双蔡赟/张尉同李东秀/柳镛成的第二局,在6∶14的绝境中,蔡赟/张尉直追到令满场窒息的14平后,才因经验不足而败北,令观战的荷兰观众都为之扼腕。
  “我对运动员在困难时刻表现出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到满意。”李永波说。“这次比赛可以看到,我们是世界最强队之一,但夺得苏迪曼杯并没有绝对优势。”
  “赛前我们认为实力略占上风,但韩国队这次的发挥比我们好,同时他们也具备了夺取冠军的实力。这就是比赛。”谈到此次发挥不佳的男单项目,李永波认为并不是队员的心理素质不够强,“主要还是战术问题,像陈宏对李炫一那场球就是临场应变能力不够,没有发挥自己的长处却被对手限制。”
  从苏迪曼杯看世界羽坛,仍是中韩丹印四家的天下。但在李永波看来,他对自己所率领的这支队伍的未来更为看重:“这次中国队参加苏迪曼杯的18名球员中,首次参赛的有6个人。中国队的平均年龄是最年轻的。能够在这样的大赛中接受困难的考验,对于新人的成长很有好处。相比而言,其他几支强队基本还是以老阵容为主。老对手将纷纷退役,而我们今后会更加成熟。”
  出征之前,李永波就谈到此次派出新人的打算。在他看来,以新人出战这样的大赛,对明年的奥运会、汤尤杯赛都有好处。成长总要付出代价,苏迪曼杯五连冠的目标虽然落空,但中国羽毛球队并没有失去未来,失去希望。“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句话,此时正可为年轻的中国羽毛球队自勉。
  “我认为国际羽联近一年半来在赛分方面的改革不够严肃,对于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说起国际羽联特别全体会议上刚刚恢复“传统规则”一事,中国队主教练李永波蹙起了眉头。“对于中国队来说,怎么改也是世界最强队之一。其实女双恢复15分对我们更有好处。我们实力强,打得分数越多越能体现出优势。”
  谈到此次在艾恩德霍芬举行的苏迪曼杯赛,李永波以一个行家的眼光评判,他认为:“主办方没有创造出一个世界最高水平赛事的氛围。”他举例说:“体育馆里没有悬挂各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旗帜,最后颁奖时没有升国旗、奏国歌。上届西班牙塞维利亚就做了这些工作,国际羽联的标准怎么能这样不统一?”
  “将这样的大赛放在羽毛球运动基础不是很好的国家举行,对这项运动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比赛的宣传、组织工作都不够。看台上没有多少观众,大赛的气氛不够。其实这样的比赛在印尼、马来西亚、韩国、中国和日本等国家举办都会有不错的效果。”李永波顿了一下说:“5月份在英国举行的世锦赛可能会好一些,他们比较有经验。”
  (本报艾恩德霍芬3月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