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香港中乐团把中乐名曲推向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5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香港中乐团把中乐名曲推向世界
卞祖善
为庆祝香港中乐团成立25周年,由香港中乐团发起,联合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济南前卫民族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台北实验国乐团、高雄市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9大乐团举办的“世纪中乐名曲”评选活动,是一项回顾历史,面向未来,将民乐影响力推向全球的盛事。
  这项评选先由9大乐团投票选出“合奏曲”、“独奏与乐队曲”各24首。作为候选作品,已于2002年末,由香港中乐团举办了4场“世纪之选”音乐会。用投票,以及邮寄投票和全球网上投票的方式,最终选出“合奏曲”金曲、“独奏与乐队曲”金曲各10首。3月22日,由阎惠昌指挥香港中乐团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了“世纪中乐名曲选”揭晓音乐会,香港电台第四台及电视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和北京音乐台实况转播了音乐会。
  选出的作品其实都是香港中乐团历演不衰的保留曲目,如谭盾的《西北第一组曲》就曾由关乃忠、石信之、陈燮阳、陈佐湟、曹鹏、阎惠昌和俞峰等指挥家先后执棒演出过,而林乐培的《昆虫世界》和《秋决》最为正宗,原汁原味的原版演奏非香港中乐团莫属,堪称民乐演奏艺术之一绝。
  香港中乐团成立25年来,不仅逐步积累、丰富保留曲目,不断提升演奏水平,并且面向广大听众开拓民乐演出市场。自首任音乐总监吴大江实行委约制以来,迄今为止,香港中乐团已拥有委约作品1521首之多。而林乐培的《秋决》和吴大江的《缘》则开民乐创作运用现代技法之先河。关乃忠继任音乐总监后,致力于大型民族交响化作品的训练,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乐队编制中确立革胡、低音革胡的牢固地位。因为他深知运用革胡、低音革胡能使整个民乐的演奏音响更为融合。
  香港中乐团现为拥有80位演奏家的大型民乐团。1998年3月他们正式成立了“中乐挚友会”,先后推出了“心乐集”系列音乐会,经常一票难求。他们专门面向学校和社区,推出了“教育外展”系列演出,积累了适宜普及推广的中乐曲目。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乐团主办了“自然·中乐·人生”系列讲座,为培养、吸引更多的中乐听众打开了新局面。近5年来,在阎惠昌的指挥下,先后录制了《风采》、《山水响》、《秦·兵马俑》、《喝彩》、《美乐献知音》和《中国乐器介绍》等CD,记录了乐团的高水准。他们高超的演奏水平,现在已获得了国际乐坛的认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