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党旗为什么这样红——山东冠县探索整顿后进村工作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5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党旗为什么这样红
  ——山东冠县探索整顿后进村工作纪实
  司印居 穆维波
  初春时节,地处黄河故道的山东冠县的田野上,到处一派繁忙景象,农民忙着修水利、架大棚、建果园、上项目……200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说起冠县农村的新气象,县委书记宋文明深有体会:“这得益于我们闯出了一条整顿后进村党支部的新路子。”
冠县没有大的工业项目,没有矿产资源,只有170多万亩黄土地。然而2001年年初,组织部门一份关于全县后进村情况的报告,让刚上任不久的宋文明双眉紧皱:全县756个行政村中有101个后进村,直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走,到农村看看去!”宋文明和县长刘强、副书记许泽英等党政领导分头走农村、下田间、访农户……答案找到了:后进村缺乏坚强的支部班子和好带头人,“软则穷,穷则乱,乱致瘫,一村瘫影响一大片。”
很快,由县级领导带队、各有关部门参加的17个党建工作队,深入到17个乡镇的101个后进村庄,开始了后进村整顿工作。
不引进“新鲜血液”不行。全县最大的耿儿庄村,曾是华东农业口的一面旗。近几年却经济萎缩,农民甚至围攻、谩骂进村工作的县、镇干部。工作队根据党员、群众推荐意见,选拔民营企业厂长李维芳回村任支部书记。他上任后,修学校、调土地、办市场、建公园,并筹资1000多万元建起冠县绿丰农工商集团,成为冠县整顿后进村大见成效的一个缩影。
不引进新机制不行。虽有典型引路,但整治伊始,有些村干部仍不以为然。党建工作队和乡镇党委根据群众意愿,运用“两推一选一审批”的方法,先后调整干部180多人。他们惊叹:“没想到这次整顿雷声响,雨点也大。”
新机制受到党员干部尤其是农民们的热烈欢迎。不少外出打工经商的村民听到消息后,纷纷赶回村里参加投票;全县1000多名党支部成员和党员、干部纷纷走上讲台演讲、竞选,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述职、答辩、评议、推荐、选举、审批等程序,全县90个村庄中,有300多名作风好、威信高、有本领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不到一年时间,全县101个后进村党支部全部进行了竞选和整顿,犹如修复完好的列车,带领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上奔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