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8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

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本报记者 田俊荣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停止一切不利于解决甚至加剧不协调发展的做法,比如乱圈耕地、形象工程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此,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深有感触。
  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
  范恒山对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他告诉记者,这一发展观简单说,就是从主要靠耗资源、增投资、铺摊子等方式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到主要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说,就是要坚持和实现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经济工作十分必要。范恒山解释说,整个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因而其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第二,人类社会是由所有人共同构成的,因而其发展应当是生活在不同地区人群的共同发展;第三,人类需要传宗接代,因而其发展应当有利于人类的繁衍生息。人的发展的这些特点,是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或者说,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从目前看,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与东部地区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不协调的矛盾还在加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工作,是遏制并最终消除这些矛盾的迫切需要。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当谈及怎样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明年的经济工作时,范恒山说,从总的方面看,要把握这样两点: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停止一些不利于解决甚至加剧不协调发展的做法。比如,由于农业发展工作难度大但相对经济效益低,对凸显“政绩”作用不明显,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就不重视抓农业,甚至用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办法来实现GDP的高速度,乱圈耕地建开发区,造成农民失地失业又失保障,或者用加重农民负担的办法建“形象工程”等。这些做法必须坚决制止。
  第二,转变工作重心,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到解决薄弱环节上。明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基础教育设施建设、重大水利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并将继续向西部大开发倾斜,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
  具体地说,明年应做好这些工作:第一,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发展文化、卫生、广播影视、体育等社会事业。
  第四,扼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五,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