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这样的要求不算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8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这样的要求不算高
张毅
  最近,流落北京街头的几群农民工引起了社会关注。这些农民来北京当建筑工,因为老板拖欠工钱,他们无法返乡,只好散落在城乡结合部的几个立交桥下,熬过一个又一个瑟瑟发抖的寒夜。据报道,一些人耐不住冷风,已经住进了医院。
  又是寒冬腊月,又是年终岁尾,又是农民工讨要血汗钱。这不是新闻。
  这样的情境着实让人心酸。那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兄弟,为了生计,为了黄土地上难以实现的梦想,来到了都市,来到了钢筋混凝土和茫茫车流之中,他们整日不知疲倦地穿梭、劳碌着,风也罢雨也罢,毫无怨言。到头来却要为讨回自己的血汗钱受煎熬,实在说不过去。
  不断地有人来向你诉说:我出大力,流大汗,就想要回血汗钱,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经济学者说,不算高,不算高。发展经济学一个基本观点认为,如果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城市相对富裕的资本和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相结合,经济就会出现一个新增的部门,传统地区的劳动边际生产力提高,资本的边际报酬也会更高。发展经济学的美好描绘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怎么是大量拖欠民工工资呢?肯定是哪儿弄拧了!
  还是不断地有人来向你诉说:我出大力,流大汗,就想要回血汗钱,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法律学者说,不算高,不算高。任何拖欠工资的行为都是违法的。现在建筑企业中有一种借口,说拖欠工资是因为没拿到上家的钱。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劳动报酬是劳动者完成劳动过程之后应该得到的报酬,至于用人单位是否赚取了利润与劳动者是无关的。哪怕这个单位是亏损的,也没有任何理由拖欠劳动者的工钱。
  仍然不断地有人来向你诉说:我出大力,流大汗,就想要回血汗钱,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政府部门说:不算高,不算高。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今年,农民工盼到了一系列好政策,各地为了保证民工拿到工钱,都采取了更有力、更直接的措施。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那些恶意拖欠或克扣民工工资,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外地劳务企业,将实行一票否决制,将其清除出北京建筑市场,对本市劳务企业降低或取消其资质。
  还是仍然不断地有人向你诉说:我出大力,流大汗,就想要回血汗钱,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乡亲们说:咋不高,咋不高?城里那么多人,怎么没听说欠别人的,就欠咱农民的!打举报电话就能给你处理?政府的事情多着哩,轮到你,不定什么时候。打官司告状?说得轻巧,本身就没挣几个子儿,哪有能耐跟人家磨?有那工夫,还不如找点活。别看谁都同情咱,真到说理的时候,谁能给咱做这个主呀!
  我真怕哪天有个进城务工的农民激动地对我说: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我怎么回答人家?有关部门表示,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劳动保障、公安、工商、建设等部门共同配合。然而,按以往的经验,凡是需要很多部门共同配合的事情,往往是经过“长期的工作”也很难解决。现在迫切需要强化一项专门的机制或者职能——如果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部门就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这样,至少不会管理缺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