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个人演唱会,内地歌手的禁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8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个人演唱会,内地歌手的禁区?
  本报记者 张贺
  已经过去的2002年是中国演出市场空前繁荣的一年,仅北京市就出现了创纪录的1.3万多场剧(节)目,平均每天有30多场演出绽放舞台。而港台乐坛由于受经济不振和日本、韩国流行音乐的冲击而出现了大规模滑坡。这迫使越来越多的港台歌手把日益活跃的内地演出市场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仅2002年就有近20位港台歌手在内地举办了近百场个人演唱会。然而,当大批港台、国外歌手来内地一展歌喉的时候,我们却遗憾地发现,在个人演唱会的舞台上难觅内地歌手的身影。2002年,只有那英、郭峰等少数内地歌手成功地举办了个人演唱会。一些业内人士分析,有三大因素使内地歌手对个人演唱会望而却步。
  曲目积累严重不足
  “与港台歌手相比,内地歌手的唱片数量太少,尤其是脍炙人口的歌曲数量太少,不足以支撑一台完整的个人演唱会,”光线传播公司演艺部的卫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认为。由于受整个唱片行业不景气的影响,近几年,内地歌手出唱片变得很难,许多歌手在与唱片公司签约以后,几年也没出过一张。另外,许多歌手太急功近利,缺乏对自身艺术生涯的长远规划,往往成名以后受蝇头小利的诱惑,把精力投在了各种能赚钱的演出机会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的目标。因此,内地虽然歌手不少,但是能长期坚持、连续不断推出优秀作品的人很少。曲目积累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内地歌手在个人演唱会上一展歌喉的重要因素。
  演出公司陷入误区
  当然,许多内地歌手也是很有实力的,无论是演唱能力还是市场号召力都不比港台歌手差。之所以他们较少开个人演唱会与演出公司或经纪公司在认识上的“误区”有关。马先生是多位港台及大陆著名歌手的经纪人,曾运作过很多大型演唱会,他说:“内地歌手完全有实力举办个人演唱会,但是许多演出公司认为港台歌手知名度高,有市场号召力,举办他们的个人演唱会能确保赢利,但实际也并不全是如此。港台歌手在内地的演唱会也有赔钱的,而内地歌手的演唱会未必就不成功。”他举例说,他去年运作的那英等人的演唱会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他还准备在上海继续运作羽·泉和孙楠的个人演唱会。
  马先生还认为,国内有些娱乐媒体在宣传导向上有问题,“港台歌手的一个喷嚏都能被他们炒作好半天,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引导那些尚不成熟的青少年追星,更多地去关注歌手的私人话题而不是音乐的品质。而港台那边又比较善于运用这种手段炒作,所以给人的印象,好像港台的歌手比内地的歌手更有知名度。”实际上,一个歌手只有靠作品而不是靠无聊的炒作才能维护自己的音乐声誉和演艺生命。
  缺乏强大而规范的商业运作
  几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除了歌手个人因素和演出公司认识上的问题以外,困扰内地演出市场的最大因素在于缺乏强大而规范的商业运作。从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宣传推广、形象设计、表演方式到制作手段、音响灯光舞美等,内地与港台和国外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普涞文化公司总经理陈戈说,他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默默无闻的业余歌手寄来的小样,许多人唱得非常棒,很有特色,假以时日,精心培养,一定会很有前途的。但是由于演艺公司缺乏强大的商业运作能力,有了人才也推不出去。而且目前国内的演出公司普遍规模很小,实力有限,即便取得了知名港台歌手演唱会的举办权,也未必能取得成功。“比如张宇、李玟、谢霆锋等,他们的个人演唱会就给搞砸了。小作坊式的公司是不会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在无法确保赢利的情况下,谁还会冒险为内地歌手举办个人演唱会呢?“路曼曼,其修远兮,”大批内地歌手若想举办个人演唱会,恐怕还须各方长期努力。
  中国有140多个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演出市场之大,令人瞩目。但是,在采访中,有关人士透露,目前经营港台和国外歌手演唱会的公司,能赢利的并不多。这样一窝蜂地“做港台”,是否是一种明智而理性的做法,令人怀疑。如何启动市场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票价过高”的痼疾仍是制约人们走近个人演唱会的一个重要因素。曾在美国居住过10年的陈戈说,他在国外看了很多欧美顶尖歌手、乐队的演出,票价不过30至60美元,而国内的票价动辄五六百甚至上千元,一般是美国票价的2倍。而我们歌迷的收入可能连人家的1/100都不到。这实在是很不公平的。也许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后,国内演出市场才能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美好春天。(附图片)
  (题图为内地歌手那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