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诺贝尔奖得主的中国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29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人物

  麦克德尔米德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近年来,他与中国科学家一道进行科学研究,着力培养年轻的中国科技人才,请看——
诺贝尔奖得主的中国情
本报记者 张玉来
  “我将尽力帮助中国科学技术成为世界的领先者”
  诺贝尔奖获得者艾伦·G·麦克德尔米德教授为何不顾年高、路远,频频来华,与中国科学家一道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年轻的中国科技人才?他何以如此钟情中国?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吉林大学南区、那足可与世界一流实验室相媲美的麦克德尔米德实验室,造访了这位科学大师。爽朗之中透着机智,质朴之中蕴涵幽默的麦教授缓缓道来,那深邃精辟,充满哲理的阐述宛若一股清凉的风,沁人心脾,发人深省。而科学大师深深的中国情结则更令人为之动情。
  “中国是一个‘新型的古老国家’!”身躯颀长、精神矍铄的麦教授说,21世纪是科学技术的世纪,新的世纪将给中国带来难得的机遇,中国科学技术将成为世界的领先者。“我将在余生尽可能多地为吉林大学,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尽力帮助中国科学技术成为世界的领先者!”麦教授深情地说。
  麦教授的中国情结来自于对中国历史和近年来历史性巨变的深刻了解,也来自于他与中国学生的接触
  麦教授出生在新西兰,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终身教授。麦教授因与另两位科学家对“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更新了人们对高分子不导电的观念,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被授予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2001年11月,在麦教授的热情支持、参与下,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吉林大学成立了以麦教授名字命名的实验室,麦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此次长春之行,是他第五次踏上华夏大地。
  麦教授的中国情结来自于对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近年来历史性巨变的深刻了解,也来自于他与中国学生的接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约有四五十名中国青年科学家到宾夕法尼亚大学麦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国青年科学家勤奋、孜孜以求的精神,给他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麦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张万金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赴美,在麦教授门下从事了两年半博士后研究。麦教授对张万金赞赏有加,每逢有同行来实验室参观,总是把张万金介绍给客人,并自豪地说:“我的研究小组有来自中国吉林大学的张万金先生!”
  他将自己发明的、居国际领先地位的多项技术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中国助手和学生……
  麦氏实验室成立后,年届75岁高龄的麦教授亲自参与制定实验室的发展规划、研究方向,近期的研究课题和研究目标。为把实验室尽快推向国际前沿,麦教授将自己发明的、居国际领先地位的多项技术,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中国助手和学生。这次来吉大,麦教授向实验室赠送了多种化学药品及一种高级电源。麦教授为使实验室尽快取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跃居领先地位,倾注了不少真情和心血。
  “我们实验室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开放性实验室。”麦教授告诉记者,麦氏实验室不仅拥有一流的科研设备,从事一流的科研工作,而且在这里,中外科学家真正实现了融合。他们密切合作,学术上相互交流,共同培养科学人才。从2002年开始,麦教授与张万金、王策教授共同培养了两名中国硕士。他们还计划共同培养两名博士研究生。麦教授还将亲自指导一名博士后。
  麦教授最近从美国国会获得6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这使得他更有信心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科学研究人才。其拳拳之心,令人可敬可佩。
  “这可不是为你特意安排的!”麦教授谈兴正浓,只见一位年轻的美国教授和同样年轻的中国教授及两位中国学生,彬彬有礼地走进他的办公室,在一个角落调试一台仪器。麦教授瞥了一眼那个角落,充满激情地说:“您看到了吧,这就是我们实验室的一个缩影!”(附图片)
麦克德尔米德教授近影。张玉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