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风俗不改 负担难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30
第5版(社会观察)
专栏:实话实说

  风俗不改 负担难减
  浙江三门县报社 梅长阳
  笔者在农村采访,农民说自己现在的人情负担太重,一年下来要花好多钱用于“跟人情”。
  一位老乡告诉我,前几年婚丧嫁娶要贺礼,现在请客、贺礼的名目就更多了:小孩生日要送礼;青年结婚要贺礼;老人做寿要贺礼;小孩考上了中学、大学也要请客;围绕死人做的事情更多,“头七”、“二七”……碰上“好”日子,一家几口人得分赴几家赶场,还应付不了。
  近年来,贺礼的价码也直往上升,前几年几十元,现在一二百元都不起眼了。一个家庭一年得好几千元。收到请柬,很多人连连叫苦。
  我曾问老乡:“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这样?”回答:“都是乡邻,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都送礼了,你家不送,会被大家看不起,说闲话。”
  于是,大家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我给你送了礼,再找个名目捞回来,直搞得“穷人怕,富人愁,干部群众都摇头”。一位村干部对我说:“现在有了手机,你躲也躲不掉。去年,我在北方出差,有位乡干部打来电话说请我喝‘进住酒’,原来是他住新房子了,我只好立即赶回来送贺礼,怕得罪不起。”为什么这么怕他呢?他告诉我说,这个乡干部帮我办企业呢。
  一位农村老党员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提倡移风易俗,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风气基本上被刹住。这几年这股风气有所抬头,与干部不无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移风易俗,引导广大群众破旧俗,树新风,集中精力搞生产。农民群众也要与时俱进,打破旧习惯,树立新观念,挣脱“人情债”的束缚,建立健康、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