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两个装修工的差别说明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8
第15版(企业经纬)
专栏:各抒己见

两个装修工的差别说明什么
萧然
  前一段家里装修,偶然听到装修公司的工人小郭与壁纸公司的工人小金聊天,颇让人回味。
  “非典时期你们有活干吗?”“歇了差不多两个月。”“那挣不到钱日子咋过?”“我们公司非典期间工资是照发的。”“有这样的好事?不干活还挣钱,那非典闹长点可美了。”“那怎么行,公司没有业务,没有利润,公司垮了拿什么发工资?”
  小郭是农民工,所在的装修队工资按天算,干一天算一天。小金也是农民工,但有高中文化,进了一家日本的壁纸公司,公司正规,收入固定,所以落上了非典时期歇着也拿钱的好事。
  干一天拿一天的钱,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这家企业不行了,我凭手艺、力气还可以到另一家公司去干活,这种松散的用人方式在建筑业、装修业非常普遍。好处是关系简单,管理成本也低,有业务就雇人来干,没业务就树倒猢狲散,企业不会背人员包袱。而弊端更明显,由于松散,由于没有凝聚力,这样的企业很难做大,即便偶尔揽到大业务,一下子招募了不少人,但持久不了。听雇小郭的老板(工头)讲,北京的装修公司鲜有干长的,一般干几年赚到钱就转行了。装修公司难做大、做久,企业用工方式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
  小金的公司是合资企业。表面看来,他们和小郭干的工作没有差别,但由于是正规的公司化管理,是按照劳动法签约的正式职工,包括发生了非典这样的突发事件,企业一时没有业务,也要尽量保证工人工资。因此小金和公司的紧密程度要大得多,明白公司兴衰和自己的关系。很自然地在自己的言行中也会维护公司的利益。比如,每天收工时,小金会把设备仔细清理,小郭就很不理解,公司的机器,又不是你的,再说明天还要用,何必呢?小金说:这是公司规定,要爱护设备,因为这些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很贵。而相反,小郭不仅没有这个概念,在计算装修增项的时候,还想方设法说服我和他们直接结账,这样公司的收入可以变为自己的收入。
  小郭其实人很本分,干活也仔细,聪明程度不亚于小金。但由于企业环境不同,言行就自然不像小金那样向着企业。这正说明了企业制度、架构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机制,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关键的是能够让员工和企业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与企业荣辱与共。这样的企业竞争力一定是强大的。如果企业的架构、机制不利于员工和它融为一体,老是两张皮,企业好了和我没有关系,这样的企业机制必然导致产生离心力,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员工挖企业墙角的事情。比如增项,我最后终于被小郭说服,直接把钱交给了他们,这样他们可以多赚些,而我也可以少花些。我们双赢的结果便是这家企业吃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