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整合长江三角洲的优质资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4-02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专访

  在不久前的“两会”上,“长江三角洲”成为热门话题之一。缘何如此?请听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佘之祥研究员的分析,共识在于——
整合长江三角洲的优质资源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半壁江山”,是全国最大的经济带。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区,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但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带如密西西比河流域等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结构水平,依然有很大差距。
  长江三角洲是有机的整体资源。做好“1+1大于2”的文章,大家都能成赢家
  “长江三角洲成为热门话题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这里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区域之一;再就是这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更存在着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迫切性及巨大的发展潜力。
  最近,江、浙、沪两省一市的领导频繁走动,共同探讨和寻求长江三角洲的新发展。上海的龙头作用日显,浙江积极主动融入,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积极的迹象。说明大家意识到,1+1大于2,大家都能成赢家。”
  开宗明义,长期从事长江流域保护开发研究的佘之祥研究员这样说。
  长江三角洲经济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带之所以有很大差距,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尚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纵观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行动普遍缺乏统一规划,行政壁垒的障碍依然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内耗、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重复建设、结构雷同等情况比比皆是。
  背景:佘之祥参加过涉及长江三角洲水问题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参加了太湖水患的治理工作。
  他说,从局部看,各地的水利防洪设施修建得都不错,都能把水患排在家门之外,但是,外河的水患却没人管。结果1991年大水大家都遭灾。大水使人警醒,从整体的防御上修建了抵御百年一遇的防洪体系。
  上世纪90年代太湖水污染治理日益成为主要矛盾。这些年虽取得一些成效,但离最终目标相差还远,难在太湖是个跨地域的湖泊。
  佘之祥感慨:流经6个国家的莱茵河都能治理好,我们有什么理由治理不好太湖?!
  长江三角洲完全可能成为国际上最大的港口群。但港口建设要一盘棋,要有全局的、系统的观念
  世界贸易中的物流80%是以集装箱形式实现的。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集装箱的箱源日益丰富。佘之祥告诉记者,1996年,上海港每年才吞吐200万标箱。当时,有关专家调查时,预计要到2010年,上海港才能达到800万标箱,实际去年就已达到这个数。随着长江口整治和港口经营体系的改善,长江三角洲完全可能成为国际上最大的港口群。但它不应是数量型的,应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益,这就要求各港口间有分工协作,有明确定位。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形看,两省一市确实可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高地,但在产业布局上,三地应相对分工
  现在两省一市有的说要把自己打造成先进的制造业基地,有的说要成为国际制造业的高地。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形看,这里确实可能成为高地。但在产业布局上三地应该相对分工,不能搞“你有我有全都有”,“你要,我也要”,相互争项目和资金。因为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结果受损最大的往往是农民。
  “政府统一规划,市场自由运作”。由国务院出面组建具有权威性、指导性、有效性的协调机构,势在必行
  谈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佘之祥说,实践证明,在重大利益面前,谁都不会听谁的。让地方政府做自己的事也想着别人的地方,那不现实,也勉为其难。由国务院出面组成一个具有权威性、指导性、有效性的长江三角洲的协调机构,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背景:上世纪80年代成立过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这个国家级区域经济领导协调机构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不少成效。但后来因为其他原因,这个机构被撤销了。
  “政府统一规划,市场自由运作”,这是佘之祥对整合长江三角洲资源的一个总想法。某个码头的功能是什么,建设的时间、规模等都统筹确定,至于谁来建设,资金如何筹集等,让市场说了算。
  重要的是把江浙沪两省一市作为整体对待,切实加以整合,做优做强
  随着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的有效推进及其整体效率的逐步提高,长江三角洲应成为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基地,成为对我国中西部实施产业转移和带动的基地,成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基地——对长江三角洲的战略地位,佘之祥是这样认识的。
  链接
  眼下,长江三角洲沿江各地正掀起一股兴建港口、扩充泊位的热潮,但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仅江苏境内,已建、在建和计划建设的万吨级泊位至少上百个。由于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不尽合理,第二代、第三代集装箱船只不能进入长江,港口的总效率低下、国际化程度不高。由于上海港尚未成为真正的国际航运中心,长江三角洲的不少港口运出的货物,相当一部分是送到东南亚等地的港口,“喂”给别人,尔后再转运世界各地的货物到达终点。人家赚大钱,自己只挣点小钱,难成大气候。而事关全局的长江口的“拦门沙”等问题却少有人关注。(“拦门沙”指长江出海口河床逐年淤积,不断抬高,形成障碍,致使5万吨至10万吨的大船进不了长江沿岸许多港口的现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