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双拥情满国际港——北京市顺义区双拥工作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4-03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文明新风

双拥情满国际港
——北京市顺义区双拥工作纪实
沈凤田 张仕彬 李黎
  走进有“绿色国际港”之称的北京市顺义区,时时刻刻都能让人感受到顺义人特有的拥军情结;走进军营,又能让你深刻体会到顺义驻军的爱民情怀。顺义人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续写着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双拥”新篇章。
  转变观念机制新
  人们都知道,顺义是一座“双拥”的名城。战争年代,这块热土上曾涌现过一幕幕“送子参军,踊跃支前”的动人场面。和平时期,全区人民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满腔热忱地支持部队建设。
  强烈的责任感,使顺义党政军民把双拥工作纳入顺义经济建设和城市的总体规划,把支援部队建设纳入区财政预算,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把军民共建活动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把转业干部、士官、义务兵以及驻区部队随调家属安置纳入人事和用工制度。
  顺义区各级政府解决驻军问题,一律特事特办,毫不含糊。当了解到驻区部队干部家属住房困难时,区委、区政府毅然以最优惠的价格为部队解决住房100多套,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近3年,顺义区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为驻区部队引进天然气、修建训练设施。
  科教拥军创新路
  何树奎是驻顺义部队广大官兵的普通一员,然而他的经历却在军营里广为传诵。
  1990年,小何从黑龙江参军到顺义,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入伍后他深感知识的不足,先后参加了顺义成人教育、电大等法律大专班的学习,取得了国家承认的学历,而且在1997年通过了国家律师资格考试,成为军营中的一名职业律师。2001年何树奎复员后,经过努力,终于被京城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聘用。在驻顺部队中像何树奎这样的官兵还有很多。
  顺义区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人才、教育资源优势,帮助驻区部队提高官兵的文化程度和科学技术知识。去年为方便官兵,他们将学校办到连队,使官兵不出军营,就能学习各类知识。近3年来,顺义驻军战士先后有800多人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毕业或结业证书。目前,还有8支驻区部队在校参加各类学科学习的543名官兵也将获得相应学历,为军队现代化建设输送了新鲜血液。
  几年间,顺义区先后向驻区部队赠送电脑50多台,培训官兵近千人次,赠送科技书籍5000多册,举办高科技知识讲座上百场次。
  军民共建齐发展
  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一直是顺义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可靠保证,驻区官兵一直是顺义区两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顶梁柱。
  近几年,驻区军警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等各项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几年来,驻军先后派出官兵86764人次、车辆3029台次支援地方重点工程建设。申奥大道环境整治、温榆河两岸绿化任务等多项重点工程,无不凝结着驻区军警部队官兵的心血和汗水。
  空军某部1994年与顺义区南彩镇前俸伯村结成共建对子,现在已由初期的相互帮助发展到共建果树基地1000多亩,由共建一条街发展到共建一个村、一个社区。他们围绕治安、医疗、文化、环境、家政服务,以居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居民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居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置,居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成立了“二队三班五组”,即联防队、宣传队;文艺辅导班、电脑培训班、英语补习班;家电维修组、帮老助困组、医疗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和环境美化组,使共建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