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感受以色列高科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9
第7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感受以色列高科技
本报记者组
  世界上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已经或即将成为人们必须承认的现实。
  在以色列,遇到的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说,我们的国土很小,这里缺少耕地,缺少淡水,缺少能源,最多的是荒山和沙丘。但数据提示,这是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万多美元的国家。问题随之而来,他们靠什么生存发展,靠什么富国强民?
  如果说,奶牛一日三餐,那并不奇怪。如果说,奶牛一日三产(奶),而且是列队整齐、争先恐后,那一定会当作笑话。在特佐拉“基布兹”(意为合作社)的奶牛场,眼前的一幕让记者惊讶不已:10头奶牛列队入场,一字排开,小型检测器阅读了牛腿上的标记后,数据出现在显示屏上,包括标号、活力状况、所需挤奶器大小型号、产奶数量等,现场上平均一名员工同时管理20头奶牛产奶。据介绍,以色列养牛靠的是先进而完整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者可以追踪每头牛的家谱、产奶量和品质、营养史、发情周期等方面的信息,根据详尽的数据进行管理,可以使奶牛业始终保持高水平。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以色列平均每头奶牛每年产奶量,从2900升增长到2002年的11200升。也就是说,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约30升,这种高产奶量的奶牛是以色列依靠先进技术繁育的“哈尔斯坦”牛。奶牛的营养来自统一研制开发的混合饲料,由计算机控制的喂食系统喂养。
  从耶路撒冷乘车沿公路南行,左侧是没有生物存活的死海,右侧是连绵起伏的沙丘。死海没有生物,是因为它的海水比大洋的海水咸10倍。沙丘几乎寸草不生,是因为干旱少雨,地表水分入不敷出。但沙漠中也有绿洲,走进绿洲可以看见,为这些花草树木浇水施肥的不是农场员工,而是地面上纵横交错的黑色胶皮管,这就是以色列人发明的滴灌技术。主人告诉我们,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农业技术革新,发明者是斯迈哈·博拉丝父子,父亲提出设想,儿子发明滴头。实验研究证明,采用滴灌时水的利用效率可以达到95%,而采用漫灌、喷灌时水的利用效率分别只有45%和75%。1958年,以色列农业用水共13.8亿立方米,约占当年全国总用水量的72%。采用滴灌技术后,1997年农业用水共12.6亿立方米,占当年全国总用水量的63%,节水效益十分明显。以色列的一些农产品不仅自给自足,每年还出口价值13亿美元的农产品。自以色列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增长了12倍,而每公顷土地的用水量仍保持不变。依靠科学技术,荒漠变成绿洲。如果靠天吃饭,绿洲也能变成荒漠。
  访问以色列期间,一日偶然意识到,我们竟然说不出两种以上的以色列名牌产品。主人告诉我们,以色列的好产品都藏在名牌产品身后。离开以色列当天上午,我们来到一家名叫“RAD数据通信公司”的企业采访。这家公司成立于1981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公认的高质量数据通信和电信应用接入设备的主要制造商。该公司为数据通信服务提供商、新老运营商以及企业内部网络提供数据和话音传输的各种解决方案。目前,全球有超过400万套RAD公司的产品设备正在使用中,有150多个运营商选择RAD的产品。通俗地说,他们是为铺设信息公路提供设备和服务的。他们同样看好中国市场,RAD中国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目前管理着8家一级代理的中国公司为其合作伙伴与用户提供售前、售后及市场等领域的全面支持,成为RAD总部与中国市场之间的纽带与桥梁。RAD在中国的客户遍布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邮电、交通、电子、能源、金融、军队、政府机构和电信设备制造商。问起他们的竞争对手,回答说只有两家,一家在美国,一家在中国。世界之大,无论哪行,一家企业岂能包打天下,如果达到全球只有两家对手的水准,定是该领域的顶尖高手了。因为他们产品和服务的对象不是普通消费者,所以不能跻身一般概念的名牌产品。
  以色列只有600万人口,还不到北京人口的一半,却有4000多家高科技企业,其中有100多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难怪有人说,以色列如今已经成了高科技的代名词。凭借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生存发展就有支撑点,国富民强就有原动力。这就是本文开头那个问题的答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