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建立长效机制 前移防范关口 河南探索煤矿安全管理新模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4-06
第4版(要闻)
专栏:

建立长效机制 前移防范关口
 河南探索煤矿安全管理新模式
  本报郑州4月5日电 记者戴鹏报道:“没有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就难以建立稳定长效的安全机制,具有高风险特征的煤炭企业也就无法保障安全运行。”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局长李恩东的观点,也是他们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管理新模式的初衷。去年以来,河南省煤炭管理部门开展的“建立长效机制,前移防范关口,力保万无一失”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全国煤炭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河南是个产煤大省,现有各类煤矿1800多座,其中省属煤矿54家,地方煤矿75家,煤炭产量和净调出量一直处于全国第二位。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曾多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针对河南高瓦斯、大水量煤矿比例大,乡镇小煤矿多,整体安全监控手段和安全管理模式落后等情况,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
  在强化常规的安全设施配套和基本安全规程的前提下,他们把过去侧重“事后追究”的做法,变为重视“事前防范”,创建了《煤矿安全警示制度》、《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建章立制把安全防范关口前移。如《煤矿安全警示制度》规定,对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提出的警示分为预警、黄牌、红牌三级,要求限期予以整改,逾期不改者给予扣发安全奖金、主要领导在警示期内不得外出、不得晋升晋级、记过、降级降职、免职等处罚,造成重大事故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更为严厉,重点惩处对重大安全隐患负有责任的行政责任人。一年多来,全省煤炭系统数百名“触雷”的直接领导者受到处分,仅平顶山煤业集团就有90多人被解除职务,起到了一定的预警震慑作用。
  煤矿生产组织者素质低和安全意识薄弱是多数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为进行有效防范,他们把精力重点放在这一“事故根源”的治理上。3年来,他们严把“矿长资格证书”的发放和年审关,有计划地对管理者进行系统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和考核,不合格者坚决不准上岗。对安全技术力量薄弱的乡镇煤矿,他们重点把好“五职”(矿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技术副矿长)的安全培训考核关。通过3年来的强化,现在,已经批准并公示的1563座乡镇煤矿的“五职”全部配齐。他们计划再用3年的强化,使每个乡镇煤矿的管理者都达到中专以上专业技术水平,彻底杜绝外行办矿的现象。
  为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真正到位,杜绝瓦斯爆炸等特大事故发生,河南省煤炭工业局于2001年组织实施了煤矿安全专项治理整顿活动,对所有煤矿进行系统检查,对查出的近2万条事故隐患(其中2282条重大事故隐患)进行限期整改,并关闭了728座完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乡镇煤矿,大大净化了安全生产环境。今年初,他们制定周密、科学的方案,组织开展了“瓦斯综合治理年”活动,对煤矿安全事故“第一杀手”进行围剿,使防范瓦斯事故的能力大大提高。
  不断探索煤矿安全管理新模式,为河南煤矿产业装上了“保险阀”,3年来,3人以上重大事故同比下降了20%以上,百万吨死亡率比规定标准降低了20%,2000年减亏4亿多元,2001年、2002年分别实现利润4亿多元和10亿多元,取得了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