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为消费者买到质量优良的日用品而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2-12
第2版()
专栏:

为消费者买到质量优良的日用品而斗争
中国百货公司经理 黄洪年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日用消费品的需要,一天比一天增加了。但是,近一、二年来市场上的某些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很不好。如有些布胶鞋底子容易起泡,边条容易脱落。有些全胶鞋的后跟和脚弯处容易折断和裂缝。有些竹壳水瓶的瓶胆极易爆炸,消费者把这种商品叫做“定时炸弹”;有的只保暖四、五小时,有的根本不能保暖。玻璃变质发霉现象十分严重,破碎率很大。有些工厂出的自行车,消费者买去后反映:“骑了三个月,该响的铃子不响了,不该响的地方倒响起来了”。有些轮胎裂缝。有些牙膏漏水。有些香皂使用几天后就没有香味了,消费者把这种香皂叫做“香皮皂”。有的搪瓷口杯盖子盖不上,杯底粗糙不平,放在桌上东摇西摆,被消费者称为“不倒翁”口杯。有些针织品变形、脱色的现象很严重。有些绒衣、汗衫穿上几回,袖子、裤筒就变成了喇叭筒。有的绒线颜色不牢,织成绒衣后变成了花的。
商品质量不好,不仅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而且由于次货卖不出去,妨碍了商业部门扩大商品流转。如百货公司1955年胶鞋、香皂、搪瓷面盆,玻璃等五、六种商品的销售量都低于或仅等于1954年。百货公司有些商品库存量几乎达到1955年全国生产总量的50%。商品卖不出去,国家资金就被积压,商业部门就担负巨大的利息损失。而且商品积压久了就容易变质,百货公司不得不降低价格甚至赔钱出售。如玻璃发霉变质后,没人要,百货公司只好把它当作玻璃渣卖给制造玻璃瓶的工厂作回炉原料。1955年百货公司仅因玻璃质量不好就损失了400万元以上。
日用消费品的质量不好,主要是由于一些生产单位重量不重质,对产品抱着出门不认货的态度。如玻璃变质问题,商业部门在1954年下半年就把消费者的意见告诉重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了,重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和中国百货公司并共同派人到全国重点消费地区调查,证明玻璃质量确实是因生产中的缺点所引起的。但是该局所属沈阳、天津、大连、上海四个玻璃厂一直不认真检查和改进产品质量,而且一再强调玻璃产品质量所以不好,主要是商业部门保管不善。从百货公司来说,对日用品质量不好的情况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严格的验收制度,在加工订货和收购工作中,又没有实行按质论价的原则,使质量不一样的同类产品都得到一样的价钱,这就助长了一些工厂忽视产品质量。因此,要改进日用品质量,除生产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外,我们百货公司系统也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积极地为人民群众买到质量优良的日用品而斗争。
首先,应该明确认识社会主义商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扩大商品推销中,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商品质量,不断增加新品种,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为此,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加工、定货工作中的合同制度。在加工、定货工作中,不论是哪一种商品,采购供应站都必须根据消费者需要,和生产单位订立合同。在合同中必须具体规定需要收购的商品规格和质量。对有些可以规定使用期限的商品,应该由生产单位提出商品保证使用期限;如达不到保证使用期限,应该允许消费者向原来购买的商店退货或由原来购买的商店包修,商店的损失,应该由生产单位负责赔偿。这样,可以督促工厂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由于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生产单位的机器设备、技术条件、原料供应不一样,商品质量有高有低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日用消费品不同于生产资料的产品,质量不好的或质量较差的,只要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就有一定的消费对象。因此,对于使用同样原料,但质量有差别的商品,应该根据质量差别程度,按质论价。这样可以使消费者买到价钱公道的东西,也可以促使生产单位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加强商品验收工作,特别是加强采购供应站的商品验收工作,这对保证商品质量有极大作用。目前在商品验收工作方面缺乏专业领导和缺乏验收设备和经验的现象很严重。各级采购供应站应该迅速成立由经理直接领导的商品验收科,专门负责商品验收工作。商品验收人员对自己负责检验的商品必须具有足够的商品知识和检验技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可以聘请生产单位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讲授。有些能够用仪器检验的商品,应该逐渐用仪器来代替手摸、眼看、鼻子嗅等不科学的验收方法。在验收时,应该根据合同规定严格验收,对不合格的坚决拒绝接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