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今年以来,广东省直机关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省直204家单位作风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风一变气象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9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本期聚焦

 今年以来,广东省直机关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省直204家单位作风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作风一变气象新
本报记者 姜洁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将90%以上的行政审批和办理项目集中在办事大厅办理,其中的企业代码网上审批,仅此一项就至少节省5万个工作日和办证差旅费用1000多万元;广东省建设厅、人事厅等18个省直单位在近两年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又对36项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取消了20项……
  今年以来,一项项涉及体制、服务的创新举措在广东全面推开,这是广东开展省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后出现的新气象。
  并非老调重弹
  机关作风是一个老话题,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这次广东开展的省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从内涵和形式都有许多的变化。
  进入新世纪,在改革开放中屡创奇迹的广东明显感受到后来者奋起直追的压力。随着先发优势、地缘优势的弱化,广东人认识到,要保持自身优势,必须在观念、体制、服务上进行全面创新,进一步优化环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指出,广东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思想作风抓好落实。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今年开展省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以省直机关为突破口,把加强省直机关作风建设作为促进广东创新发展、改革开放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载体来抓。省直机关干部职工普遍认为,这次活动不是就作风抓作风,而是与时俱进地创新了党建工作的思路,因此并不感到是老调重弹,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性也就格外容易激发出来。
  逐步推进见成效
  要改变原先浮夸、浮躁、浮华的旧作风,破除当老大、吃老本、守老框框的旧观念,首先要从学习教育抓起。广东省把今年的3至4月定为活动的第一阶段,在开展与时俱进与“三个解放出来”、“三个发展”与“三个一切”、“两个务必”与“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三个专题教育的同时,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增创新优势,当好排头兵”主题教育;结合学习郑培民和抗非英雄的先进事迹开展了学习典型教育活动。
  从5月份起,活动进入查摆问题阶段。借鉴“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各单位着力从观念、体制、服务上查找差距,广泛征询和查摆机关作风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省水利厅组织了5个调研组深入11个市征求意见,收集群众意见158条。据不完全统计,在两个月内先后有148个单位设立意见箱,31个单位开设内部网,75个厅(局)主动向省直机关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各单位查找机关作风存在的问题共2529个。
  查找到了问题,就要迅速改正、解决。在活动中,广东各省直单位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未整先改,重点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入手。省物价局、省监察厅率先在全国推行行政事业收费公示制度;省委组织部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首次推行省市县联合公选,共有1.5万多人参加了公选。
  目前,活动已经进入了评议总结阶段。通过自评和他评两种方式,对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干净干事四项内容进行评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值得一提的是,在组织地市基层单位和省直企事业单位对省直72个重点单位进行评议时,对评议的结果并不排名,而是旨在以评促改,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促使机关作风不断改进。
  成效交由群众评判
  省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广东204家省直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让广大群众从不同侧面感受到了诸多的方便。省公安厅推出的23项便民措施,省劳动厅开展“变群众跑为干部跑”的认证方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系统开展“三比”活动……每个单位都动了起来,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提升了省直机关在群众中的形象。
  采访中,许多省直机关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这次机关作风建设年不仅带来了工作作风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看清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观念上对自身的职能、定位有了巨大的转变,从而形成了心齐实干的良好局面。在总结评议阶段,各单位不仅要自我测评,还要由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对被测评单位进行评议,把评价作风建设成效的权力交给了群众。(附图片)
  广东省直机关作风评议对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