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阅读
  • 0回复

和平的呼唤——以色列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2
第3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和平的呼唤
  ——以色列纪行
  本报记者组
  46岁的奥斯曼是一位生于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本报记者在约旦采访期间,就是他驾车四处奔波。正逢斋月,那天太阳落山后他主动请我们到他在首都安曼的家中做客。在那间虽不大但很整洁的客厅内,墙面上赫然挂着一长幅耶路撒冷地图。“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我被迫离开耶路撒冷,从此后就再也不能回去……”奥斯曼忧郁的话语令人再一次感到,仍在白热化中的巴以冲突不知将多少人抛入痛苦的境地。
  两天以后,记者来到了以巴冲突的焦点地区耶路撒冷,也因此对以色列在安全问题上的格外谨慎有了真切的体验:飞赴特拉维夫的航班安检仪是如此敏感,即使解下腰带、脱下鞋子,通过那道安检门时仍“嘟嘟”作响。想来想去,身上唯一的金属物件或许只是裤子上的那只小挂钩;在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已经通过海关安检后,一位女警官又走上前来将护照收走另外进行一番盘问;当晚想在一家意大利餐馆用餐时,除了餐馆外有一名保安外,餐馆的大门还严严实实地安着一把密码锁。10月31日是斋月后的第一个星期五。记者正在耶路撒冷老城中采访。中午12时前,当潮水般的穆斯林群众涌向圣石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做祷告时,大批以色列军警正在附近“哭墙”的一侧严阵以待。“我们已经习惯了走到哪里都要接受安检,”作为向导的罗恩先生说,“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作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耶路撒冷3000年来曾历经37次被占领或遭战火蹂躏,18次重建,也因此累积了太多的仇恨、隔阂和禁忌。现在,一道引起争议的隔离墙又在耶路撒冷的四周伸展蔓延。“我们不将其称为隔离墙,而称其为障碍物,”在耶路撒冷一处被称为“裂缝地带”的隔离墙边,罗恩解释说,“看看墙里边那些犹太人的住房吧,装的都是防弹窗户。有些地段的障碍物是修到了巴勒斯坦的地界里,但那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谈及巴以冲突,罗恩说,“巴勒斯坦方面首先要改变他们的学校教育。他们教育孩子仇杀犹太人,而我们却是在教育孩子寻求和平。”耐人寻味的是,仅仅一天之后,记者在向两名十几岁以色列男孩询问他们对巴勒斯坦人看法时,他们同时做出的第一个反应竟是一个砍头的动作。“杀死他们,”两个男孩争相说道,“我们想要和平,但他们不感兴趣。”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亚科布·达拉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从奥斯陆协议谈起,进而指责巴方“不管我们做出多大让步,他们也不愿放弃冲突,意在用暴力冲突向以色列施压。”他还说,统计数字表明,以军方不断加紧的军事打击行动导致了国内安全形势的好转。“但也有一种看法认为,以军的打击恰恰造成了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面对这一话题,亚科布说,“当然,这里确实有一个分寸的问题。”实际上,许多以色列人在巴以冲突问题上备感困惑。“4
  个人中起码有10种看法,”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杜鲁门研究所一位学者说,“问题在于双方都应努力妥协。”“这个地区的形势与整个世界发展潮流背道而驰,”另一位学者说,“以色列似乎还处在19世纪。极端的民族主义使人们不了解其他民族的利益以及如何与别的民族相处。巴以矛盾的深刻之处并不是领土问题,而是严重的互不信任。”
  这种长期的紧张冲突使得以色列经济状况愈发堪忧。“4年前到以色列旅游每年400万人次,而现在一年只有4万人次,”一家旅游公司执行总裁罗恩说,“原来我雇用十几个人,现在公司成了夫妻店。犹太人尚且如此,巴勒斯坦人状况更糟。”10月31日的《耶路撒冷邮报》报道说,以色列全国保险研究所的年度报告表明,去年有33.9万个家庭,即相当于以色列全国人口21%的人们生活在贫困线下,这一数字较2001年增长了近13%。在严重的社会矛盾之中,以色列全国工人工会11月3日举行了为时4小时的大罢工,本—古里安国际机场面临关闭威胁,本报记者组也因此被迫改道而行。
  饱经忧患的以色列人民呼唤着妥协与和平。就在“裂缝地带”的隔离墙上,人们用稚朴的笔触画满了向往和平生活的图画。耶路撒冷老城一条狭窄石道旁的三幢房屋中,亚美尼亚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互为邻居。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犹太妇女告诉记者,他们在那里“过着好生活”。有影响的以色列《国土报》总编辑哈诺奇和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教授米切尔·爱因斯巴赫几乎异口同声:“只要双方领导人更加理智,和平就有希望。”11月1日晚,10多万以色列人聚集在前总理拉宾于1995年11月4日遇刺的现场举行纪念集会。8年过去了,人们更加缅怀拉宾为和平献身的伟大精神,“我们要和平”成为那个闪动着点点烛光的集会上的最强音。(附图片)
  耶路撒冷“裂缝地带”的隔离墙。(本报记者 温宪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