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融入发展 竞争合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9
第16版(经济专页)
专栏:

融入发展 竞争合作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 苗圩
  东风公司从1993年开始,经营上开始进入长达六七年的困难时期,产销量大幅下降,经济效益大幅滑坡。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单一中重型载货汽车为主的产品结构,以及内部的体制和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经过公司两任领导班子的努力,从1999年到2002年,东风的经营一路上升,1999年产销量只有20万辆,到去年年底发展到超过40万辆,销售收入从200多亿元增长到700多亿元,经济效益1998年亏损,1999年实现了1700万元的盈利,去年实现了61亿元的利润。但是,依据现有实力,东风还不足以跟跨国公司直面竞争,从研发能力到生产规模,再到品牌价值,我们都有差距。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机遇,着眼于要做强做大,尽快地提升国际竞争力,我们提出了“融入发展,竞争合作”的思路。这个提法,核心是要寻求与大的跨国公司合作,通过合作利用比较优势,把我们的产品打出去,把需要的资源拿进来,通过合作谋求双赢、互利,共同发展,最终提升竞争力。
  我们的方法就是,把原来的东风汽车公司分成主业和辅业,首先主辅要分离,主业是要精干做强,辅业是要放开搞活,主业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辅业通过面向市场,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跟日产合作,我们可以通过导入日产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来带动东风主业的调整,优化升级,取得后发优势,真正改变一个国有三线企业的面貌。同时借助于这个合作,对资产、债务、人员各方面进行重组,这是合作的基本目的。
  在合资的模式上,东风和日产50%对50%建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东风拿自己的资产和在子公司当中所占有的股权作为出资,日方是拿现金出资。合资公司的名称叫“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公司保留两个品牌,在卡车方面不管以后引进哪方技术,仍然打东风品牌,在轿车方面则打日产的品牌,但是保留将来合资公司创立自己品牌的可能性。同时,在原有东风商用车的研发中心基础上,再增加投资,经过改造,扩充研发能力,并在广州准备新建一个乘用车研发中心。与日产的合作范围除了整车以外,还覆盖到零部件、装备,以及服务贸易。
  前几天,我们刚刚公布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到2007年的中期事业计划。销售收入、销售量到2007年要相当于2003年的两倍,营业利润率争取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最终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公司。
  与日产合资合作中,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说人员安置问题、国有资产的估值问题、企业党组织的设置问题,还有企业债务问题等等。(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