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国有企业要善于“草船借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9
第1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国有企业要善于“草船借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泰岩
  东风近几年变化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借助了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国际品牌,完成了投资股权的多元化,完成了一系列的内部制度改造。
  那么,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纳入到大规模的重组过程当中呢?核心的东西就是如何利用比较优势,镶嵌到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条当中去。从跨国公司急于进入中国的角度,从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来说,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为了抢占中国这个全世界唯一的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外商进入中国往往不以很快挣钱为首要目的,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条件。
  外资进来以后,有两个东西是自身无法解决的。一是本土化,即如何融入中国文化,切入到中国的消费体系中和顾客中去。二是销售和服务网络。因此,跨国公司要利用中国的合作伙伴、人才、销售和服务网络。这也为我们镶嵌到跨国公司的链条中创造了条件。
  切入之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成长。发挥比较优势只是你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做什么?东风公司解决了三个问题:
  一是如何借助已有的比较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只有不断地在已有比较优势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我们的比较优势才能不断提升。所以必须考虑如何合作,如何使我们的团队融入进去,主导一些东西。股权多少只是形式,内容是最重要的。
  二是有些竞争力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人员能力基础上无法创造,这就有一个如何巧借的问题。别人的比较优势我们要拿回来,要进行资源整合,也就是要学会“草船借箭”。国有企业要么有技术、要么有渠道、至少还有市场经验,这都是我们的“草船”。有了“草船”,技术、品牌、资本等都可以借。东风与PSA、日产、本田的合作,就是利用自己在某个点上的优势巧借人家的技术、品牌和资本,构建我们更多的资源平台。
  三是当借不来的时候,尤其是一些核心技术不可转让时,我们就要寻找嫁接。利用我们的资本“线”,嫁接国外的“针”,进而在人家的主干上寻求技术和其他方面的营养。(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