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非洲防疟药品市场看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10
第7版(国际)
专栏:中非友好合作(9)

非洲防疟药品市场看好
逯春明
  近10年来,特别是自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以来,北京华立科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积极配合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大胆探索中非经贸合作新形式和新思路,大力开拓非洲国家医药品市场,推广应用中国医药产业“明珠”青蒿素产品,使疗效显著的中国防疟药品“科泰新”在20多个非洲国家取得产品商业注册登记,公司营业额从1995年的不足10万美元达到去年底的600万美元,销售量由2000年的70万盒增长到今年的300多万盒,并且计划在未来3年中销售量达到每年3000万盒的水平。北京华立科泰公司开拓非洲医药市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为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其他医药公司开辟非洲国家市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作为非洲“头号杀手”的流行性疾病疟疾,迄今仍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蔓延,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材料表明,全球每年疟疾感染者达5亿人次,其中非洲占90%,死亡人数超过300万,而且疟疾还使非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的损失达到1.3个百分点。可以说,疟疾在非洲地区已经从健康问题上升到社会、经济乃至政治问题,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疟疾防治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手段防治和根除疟疾疾病在非洲受到普遍关注,许多国家已经将同疟疾做斗争列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0年4月25日,非洲53个国家首脑聚会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共商遏制疟疾大计,发表《阿布贾宣言》,已经在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下发起遏制疟疾的统一行动,并且将每年的4月25日定为“非洲疟疾日”。
  20世纪70年代由我国科学家研制开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到许多国家采用。今天,由中国自行研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泰新”防治疟疾药品,已经在许多非洲国家成为妇孺皆知的中国名牌药品,为促进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江泽民主席访问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期间,向尼日利亚政府赠送了北京华立科泰公司的“科泰新”药品,受到尼日利亚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华立科泰公司还积极参与由外交部2003年组织的中国医药专家组赴非洲,对撒哈拉以南34个国家的医药主管官员和技术人员进行疟疾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历时一个多月,在非洲国家取得巨大反响,也为中非进一步开展疟疾防治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北京华立科泰公司在非洲开拓医药市场的经验表明,中国在疟疾综合防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抗疟药品研制生产方面的成熟技术,是中非开展医药合作的一大优势,不仅在经济、贸易、技术、市场等方面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促进双边政治关系的稳固与发展,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双赢合作项目,对扩大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