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从重罚吐痰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4-29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今日新语

  从重罚吐痰说起
  赵焕新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北京民航班车上的一幕:坐在车厢前排的一位小伙子朝窗外吐了一口痰,由于车速极快,唾沫星立即飘溅到后排一位中国妇女和一名外国人的脸上。这两位乘客异口同声地各蹦出一个词:缺德!Damned(见鬼)!
  眼下,许多人随地吐痰陋习依旧。这看似张口小事,却是衡量人们文明程度的一把标尺。在最近非典流行的非常时刻,重提治理公共场合随便吐痰,甚至重典治痰,尤为必要。近日,上海市人大通过决定:为防治非典等流行疾病,在上海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便溺等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其中最高罚款额从以前的50元增至200元。
  病毒学专家告诫我们,病毒隐藏在痰中既有营养又晒不到日光,存活时间要比在空气中长。而据现在的研究显示,非典病原体在一口痰中的存活时间可达38小时之久!
  最近,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说,自己8岁的儿子前一阵子上学坐公共汽车,他经常看到有些人随地吐痰,打喷嚏也不回避一下人群,更有甚者刚抠完鼻子不擦手就又去抓摸扶手。这样的场景让这位母亲揪心不已。其实何止在公共汽车里!在公园、公厕、候车室甚至居民生活区,新的痰痕与旧的痰渍杂然并存,常把人怡然自得的好心情唾到九霄云外。即使该地有再好的硬件设施,此情此景又怎么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人大概没有不吐痰的,关键是怎么吐和吐在什么地方。而国外的经验证明,不管是出于生理还是心理原因,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是可以被控制住的;而“祛痰”的最好方子是养成好的习惯,尽管这个习惯的养成,可能需要外力的督促。
  在我国,禁止随地吐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当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之后,有识之士就指出,北京人随地吐痰的恶习,与文明古都极不协调,可能让中国在奥运形象大赛中丢分。随着防治非典知识的普及和国人健康、卫生意识的增强,当前也是我们改变随地吐痰这一陋习的好机会。我的一位在北京生活了8年的德国朋友说,倘若中国能在抗非典时期适时启动一个全国性的禁止公共场合随地吐痰的运动,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