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南昌:建设美丽的湖中之城(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11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南昌:建设美丽的湖中之城(中)
本报记者 余清楚
  自从坐落在南昌市中心的八一公园免费对外开放和拆墙透绿以来,南昌通用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李传得和他的老伙计们每天都来到风景秀丽的百花洲休闲,好不惬意。他们感慨:南昌越来越美了,他们的心情越来越舒畅了。
  南昌,本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自有英雄气概。如今,南昌还要把一座花园城市展示给世人。
  亲水文章大手笔
  南昌多水,南昌人亲水。
  南昌城区的28%是水面。赣江穿城而过,鄱阳湖北枕而依,内有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镶嵌,外有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梅湖)点缀,还有抚河悠悠流过城区。可谓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南昌美,尤在人水相亲,得天独厚。
  南昌也有因水而来的遗憾。过去忽视了水的价值,有的水面被蚕食,有的池塘被填平,有的湖泊淤积了。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日子里,南昌把亲水文章做得有声有色。
  2001年11月8日,南昌开始了治理青山湖的工程。这是南昌城内最大的一块水域,有5000亩水面。这个项目的办公室负责人傅晓军在整治第一线整整干了两年。他说,由于承担了市内52平方公里的汇水调蓄任务,雨水污水大量排入湖中,污泥淤积严重,湖床平均增高约80厘米,使清淤量达145万立方米。为了使青山湖重现碧波,两年来,湖岸建成4700多米长的排污暗渠,沿湖兴建湖滨、相思林、燕鸣岛公园和东大门广场等10多个园林景区。整治后的青山湖湖水清澈、湖岸秀美。白天,树荫如盖,绿柳如烟。夜晚,柔曼的音乐灯、多彩的景观灯交辉争妍,幽雅迷人。
  象湖位于南昌西南角,数千亩水面曾长期闲置抛荒。现在,市园林部门按照“环湖一条路,沿路一片绿,依湖一片景,连湖活水系”的思路,依据象湖的自然状态、文化背景,建成了10多个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化娱乐景点。如今的象湖垂柳扶风,芳草铺地,成为了南昌游览、休闲的新景点。
  玉带河原是上世纪50年代人工开挖的一条排渍渠沟。随着城市发展,12公里长的排渍渠沟不堪重负,污物堵塞河道,河床淤泥加深,每逢雨季造成城区内涝连连,是南昌有名的“龙须沟”。负责玉带河整治工程的南昌市政开发公司的负责人毛顺茂说,这条渠原来没有名字。如今,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美好的名字“玉带河”,寄托了对它的美好愿望。
  谁是实现美好愿望的人?在南昌,这样的人数不清,不过龚腊根的名字总会提到。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干的是环卫工人中最苦的工种:清掏工,至今已有32年。天下大雨,龚师傅便成了最忙的人。去年,南京西路大雨积水1米多深,积水路面400多米。他二话没说,一干10多个小时,直到雨水退去。南昌市有30多条主排水干道,1万多座检查井和雨水井,龚师傅了如指掌,人称南昌下水道的“活地图”。南昌人能够亲水,少不了龚腊根这样的治水能手。
  晚上看灯心亮堂
  时下,南昌市民有句口头禅:白天看水,晚上看灯。
  过去,由于经济落后,南昌的夜晚亮不起来。有人戏称南昌“晚上看是一个村,白天看才是一个城”。南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建华介绍说,市委、市政府思考的是,不仅仅要让街道亮起来,更要让市民的心里亮起来,要让群众对南昌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对城市文明建设充满信心。
  1926年建成的胜利路是南昌著名的商业街,基础设施逐渐老化。南昌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将其改造成步行街、亮化街。街面花岗岩铺装,两侧路灯,中间布置了景观灯。随后,南昌又开展了“一江两岸”亮化工程,使十里赣江光如潮涌。为了亮化小街小巷,市政府从财政拨款4000多万元。位于市区的140多栋高楼装上了轮廓灯、泛光灯、彩色灯、射灯等各色灯。
  南昌人晚上看灯,最爱去的地方还是抚河两岸。抚河改道后,4.6公里长的抚河受到生活污水的侵蚀,时有蚊蝇乱飞,臭气熏人。2002年7月,南昌12家单位的专家举办抚河公益论坛,为抚河治污献计献策。引来活水后的抚河水变清了。作为南昌标志性建筑的滕王阁更是亮了起来。入夜时分,滕王阁华灯四射,金碧辉煌。抚河沿岸的鲜花绿草搭配、装饰各种景观灯具,层次分明,被誉为南昌“小外滩”。这时,人们都不会忘记为南昌的亮丽付出了心血的人。
  刘海元,南昌路灯管理所所长。为了让南昌的夜明亮起来,他把市民关注的小街小巷无灯出门难挂在心上,带领职工吃住在工地,使南昌100多条小街小巷变亮了。有些路灯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他不管刮风下雨,总是奋战在第一线检修,确保了南昌成为“不夜城”。他还精心研究,采用微机技术,对南昌1000公里的路灯线路,300多个终端,6万多盏路灯实行遥视、遥测、遥呼、遥控,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他被市民们称为“光明使者”。
  整治敢啃硬骨头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南昌市民对市容市貌不满意。市民意见最多的是:露天占道集贸市场比比皆是,吵得居民不得安宁,严重影响城市交通;流动摊贩摆到哪里脏到哪里、吵到哪里;夜市排档像“游击队”,昼伏夜出,脏水、脏物乱倒,油烟味满街飘;三轮车、板车、黄包车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卫生死角很多,许多门店面貌不洁,招牌残缺不全;一些居民住宅钢窗栏杆锈迹斑斑,阳台遮棚形形色色等等。
  南昌从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五车”、“六小”整治行动,去除南昌的“积疾”。
  说到整治“五车”,南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政委谢沅感受很深。她说,“五车”即摩托车、残疾人专用车、黄包车、三轮车、板车,经常在大街小巷、车站码头从事无证运营,影响了城市交通和市容环境。南昌交警部门在市政、民政、残联、工商等部门配合下,采取了“无情整治、有情安置、倾情帮扶”的办法,共清理无证运营的“五车”2万余辆次。政府对残疾人和困难户积极做好安置工作,帮助他们进入了社保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连残疾人的子女入学和户口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此举一出,城市交通大大改观,城市交通事故大大减少。
  “六小”即小餐馆、小副食店、小美容美发点、小旅馆、小歌舞厅、小浴室,全市共有9000多户。“六小”提供了数万人的就业机会,但普遍存在设施差、卫生差、无证经营现象,是改变城市环境面貌的“瓶颈”。这些小店数量多,分布广,工作难度很大。市卫生部门和各区的干部进行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达184期,参加培训人员4.7万人。为了推动“六小”行业达标准,上档次,全市围绕“区有样板、街有品牌、店有特色”的目标,打造一批特色店、示范街。各区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户、不走过场”的要求,在店面环境、卫生标准、服务质量、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专业审查,从严把关。目前,已有90%以上的“六小”店铺达标。整治“六小”的同时,南昌市新增修鞋、修锁、修车的便民网点818个,新设满意早餐车400余辆,增加“放心肉”连锁网点50余个,新增就业岗位近3000个。居民的普遍评价是,生活更方便了,店面环境更美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