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格瑞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5-09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走近普通人

格瑞娅
王海鸰
  格瑞娅有一头浅栗色的浓发,鬈曲着披在肩头,细看,里面已有了参差的白丝,45岁了。她告诉我她很早就离了婚。离婚后儿子由她带着。父母健在,同她住一起。作为回报,我也跟她说了我的家庭情况。说这些事儿时我们正浸泡在著名的古巴巴拉德罗的海水里,那海清澈得如同刚换过水的游泳池,可以看到脚下粉末般的柔软白沙。格瑞娅的母语是西班牙语,所学外语是俄语,曾在苏联留学5年,做过外交官,英语亦能说些;而我的外语水平仅限于有数的英语单词。即使这样,也没能挡得住我们如此深入的交谈。直觉着,如果有机会相处下去,我和格瑞娅会是朋友,我们是同一类人。人和人能不能深交,类型似乎比国籍比种族更重要。
  格瑞娅现在古巴文联工作,被派来陪同中国文联作家代表团,代表团共4人,团长,翻译,再就是北大中文系的一位教授和我。古巴是我们出访的第二站,上一站是法国巴黎。巴黎很美,但在想象之中,古巴不然。想象中的古巴溽热闷湿,街上都是古巴女排那样的长臂黑姑娘。真实的古巴天蓝海蓝树绿,阳光明媚空气清爽。最出乎想象的还是古巴的人,尤其是姑娘,不论白黑,随便拎一个出来就是美女。身材好得出奇,鼓胸细腰长腿自不必说,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的臀。那臀可说是古巴女孩儿点睛的一笔:饱满小巧浑圆紧致,曲线流畅地向后上方微翘,充满了灵动的弹性。她们肯定也深知这点,一个个下着矮腰浅裆的仔裤,上着后背镂空的鲜艳胸衣,挺胸翘臀,与古巴美丽的风景交融相映,引得前来观光的外国男士举着个相机不停地拍照。
  在古巴呆了3天,行前格瑞娅为我们送行。晚餐时大家聊了很多,其中聊到了古巴的经济。
  古巴现在尚穷。每月每人供应8个鸡蛋5磅大米,供应之外的物品,需去自由市场高价购买,颇像中国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购买高价物品大都需用美元。格瑞娅月工资仅400多比索(古巴币),合十六七美元,而一双中筒丝袜还得要4.5美元呢,若没有其它收入,她便无法维持她、儿子及父母的生活。于是,帮人翻译东西,做手工艺品卖给外国游客,给人看孩子,以此增加一点收入。惟一令人安慰的是,她有一所属于自己的200平方米的住房。房子于1992年买下,用了100美金。那年正是古巴最困难的时候,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直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种甘蔗的古巴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致使当时1美元竟可兑换到150比索。学经济出身的格瑞娅隐隐觉察到这种情形的危机,当机立断,用她仅有的100美元买下了这所房子。
  晚餐结束时11时,我回房收拾箱子,脑子里一直想着格瑞娅。我太知道一个单身母亲的艰辛了,太想给格瑞娅一点实质性帮助了,惜乎本人因记错出发日期仓促出门,一路的花销还得靠同行各位接济,翻遍箱包,拿得出的只有几打丝袜。3天里,我注意到格瑞娅每天都会换不同的衣服;腿上,永远着长筒丝袜——贫穷、艰难中她在努力保持体面、尊严,但我拿不准她会否接受我的心意。与同行的北大教授说起此事,他也很想送她点什么,却也有着同样的顾虑,生怕伤害到她。
  凌晨3时,格瑞娅带车准时接我们去机场,分手前,我与教授分别拿出几打丝袜和100美元送给格瑞娅。她在沉默中接受了我们的微薄馈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