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余其铿:音乐界的“帅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11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人物

  从11月28日至今,广州交响乐团在欧洲的商业演出大受好评。当地音乐家们说,没想到中国有这么一个高水平的乐团!他们更想不到:十来年前,这个省级乐团曾濒临倒闭。它的异军突起得益于一位出色的管理者——
余其铿:音乐界的“帅才”
本报记者 陈原
  赚外快的“更头”被公推为团长
  54岁的余其铿是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兼广州交响乐团团长,一位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没有值得夸耀的学历,更没有留洋的经历;他是一位音乐人,曾担任过打击乐声部首席,可从他沉静的脸上,丝毫看不出音乐家常有的飞扬神采;他是副厅长,管着所有省级艺术团体,可他说话做事没有一点点官腔官气。
  余其铿对自己的过去毫不讳言。广州交响乐团以前称广州乐团,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所事事,甚至大门贴上了封条。他那个时候常带着同事们在录音棚里为别人录音,四下跑场演出赚外快,按广东话叫“炒更”,他是“更头”。
  1991年,广州乐团更换领导,大家公推他当了交响乐分团团长。因为同事都说他既然有能力当“更头”,大概做个小团长也不会有问题。他率领分团活跃在大小演出场所,收入确实提高了很多。
  不过,有一次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令他特别尴尬。余其铿想在记者面前宣扬宣扬广州乐团交响乐分团,可是面对的提问却是:只听说过广东有流行音乐,你们的交响乐行吗?这对余其铿简直就是讽刺。怎样改革乐团,提升乐团的交响乐演奏水平从此成了他的头等大事。他开始关注北京、上海各乐团的改革动向,收集别人的改革方案,学习香港、台湾和国外乐团的管理经验。
  1996年,余其铿几乎以全票被公推为广州乐团负责人。
  三把“文火”开始“煲老汤”式的改革
  广州乐团成立于1957年,也算得上是老字号了。余其铿新官上任只烧了三把“文火”。
  首先改广州乐团为交响乐团。这样的改动不过是让名实相符而已,因为按乐团当时的建制,本来就应该叫交响乐团。
  第二件事是考核,其实这也是所有艺术团体改革中通用的方法。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大换血”,而是保留了乐团的绝大多数人员,只是在演奏席位上严格根据考核结果定先后,不再“论资排辈”。一位刚刚进入乐团的演奏员,依照老规矩,本应该“敬陪末座”,由于考绩优异,一下子被提拔为乐团首席;一批年轻有为的演奏员担当起各重要声部的首席。当然,也有许多首席和副首席降低了位置。
  第三件事是建立薪酬分配制,把薪酬分为职务工资、岗位工资、排练和演出津贴三部分。这办法看起来也不先进,甚至有点像从前农村生产队的“记工分”。乐团还实施了一系列奖惩制度,团员的每一项付出都和报酬紧密联系。正是这种制度才把全团人员带入一个井然有序的运行轨道。
  广州交响乐团的改革点了三把“文火”,与国内其他艺术团体的改革路数大同小异。但是,为什么他们最终可以成功呢?乐团党委书记、副团长徐甲夫介绍,这在于他们严格执行,一以贯之,毫不懈怠;还在于他们将改革的内容作为一种观念,由上至下,不断地在头脑中强化。他递给记者一本小手册,打开一看,嗬!从《聘任实施细则》到《管理规定》,真是细致入微,应有尽有。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家余隆指着这本册子说,所谓现代化管理就体现在这里。
  余其铿形容自己对乐团的管理为“煲老汤”。他说,广州交响乐团改革之初,一无财力二没名气,没有任何吸引力,所以不可能“大换血”。实际上,乐团成员的水平并不低,如果规章合理,管理严格,奖惩分明,机制完善,就可以调动大家的能量和积极性,“粤菜讲究煲汤,汤的味道是越煲越浓。广州交响乐团这个老团也好像老汤,只要佐料放准放足,火候恰到好处,自然会越来越好”。
  敢用新人,善用能人,乐团名利双收
  乐团的机制完善后,能否腾飞,就要看团长的眼光和能力了。广州交响乐团前后聘任了两位音乐总监,充分展示了余其铿的用人之道。
  第一位是香港青年指挥叶咏诗。叶咏诗受聘那年还名不见经传,但余其铿发现她擅长训练乐团,对于提高广交的艺术水平将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于是大胆起用了她。果然,经叶咏诗6年的辛勤培训,乐团的演奏水平迅速提高。
  1998年10月,改革后的广州交响乐团应邀赴京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歌剧《艺术家的生涯》,谁也没料到,竟然好评如潮。从此,他们连续几次应邀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第二位是著名指挥家余隆(10月31日本版“文化前沿人物”专栏对他已有详细报道——编者注)。余隆视野开阔,在国际乐坛有着广泛的影响。余其铿认为,当乐团已经达到国内交响乐的一流水平之时,聘请余隆这样的人物出马,当可以带领乐团快步登上世界舞台。2003年5月,余隆成为广州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
  自从余隆接掌之后,广州交响乐团在处理大曲目、难曲目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此外,余隆还带来了合乎国际规范的乐团运作理念。他们的演出场次和收入迅速增加。
  从11月28日开始,广州交响乐团在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剧院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演出交响乐。这次欧洲之行有两件事不同凡响:一是蜚声国际乐坛的大提琴演奏家米沙·麦斯基随团巡演,这是前所未有的;二是欧洲各大演出经纪公司将汇集音乐会,确定与广州交响乐团今后的演出合作。余其铿谈起这次演出时颇为兴奋:从前广州交响乐团都是通过关系,主动联络出国演出。如今却是对方上门邀请,并且是在世界最负盛名的音乐厅登台。
  余其铿正在策划成立广东星海演艺发展中心,计划将广州交响乐团从演奏交响乐向开拓文化产业转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