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新闻频道走俏印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5-14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新闻频道走俏印度
钱峰
  近来,“新闻频道”如雨后春笋,走俏印度。随着各大电视台近10个新闻频道的陆续开播,印度电视新闻总量将超过每天200个小时,小小荧屏愈发显得多姿多彩。
  目前,新德里电视台已开通了24小时英语新闻频道和7小时印地语新闻节目;国际媒体大亨默多克经营的“星空”集团,已开通了24小时印地语新闻频道;撒哈拉商业集团推出了名为“撒哈拉时钟”新闻频道,同时还在筹划开办一系列地方频道;印度最大的私营电视台ZEE也不甘落后,除了目前的全天24小时印地语新闻之外,还准备创办全天候商业新闻频道。此外,一向受印地语观众喜爱的“阿杰塔克”电视台推出了“今日头条”英语新闻频道。有观众戏称,这么多新闻频道,让人按遥控器都按得“手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球村愈变愈小,以往远在天边的事件,如今给人们的印象却是近在眼前。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渴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和国际突发新闻的背景,“新闻频道”热可谓生逢其时。印度有10亿多人口,有线电视观众达4500万,加上数以百万通过卫星收看印度电视的海外印裔,以及南亚其他国家的电视观众,印度电视市场可谓商机庞大,发展前景诱人。自“9·11”事件后,印巴危机、宗教冲突、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爆炸新闻”,不仅让一些擅长新闻报道的电视台尝到了财源滚滚的甜头,而且电视新闻这块“蛋糕”也在观众好奇心的催发下,变得越来越大。一项权威统计数字表明,2002年印度电视新闻类节目总体收入增长了24%,达到近10亿美元,占电视广告费的1/7。预计到2007年,这块大蛋糕的价值将增至29亿美元。
  可蛋糕再大,总是有限的。面对激烈竞争,各大电视台无不在抓住观众“眼球”上挖空心思,抢占新闻频道大战的“制高点”。新德里电视台专门配备了先进的数字摄像机、卫星转播车,甚至使用直升机进行实况拍摄,并斥资将演播室改装一新。此外,电视台还专门聘请著名作曲家为新闻频道谱片头曲,力图让观众过耳不忘。“星空”电视台为给观众留下年轻、活力、智慧的印象,不仅送一些主持人进修广播和新闻专业,还专门请来著名时装和发型设计师为主持人塑造形象,甚至不留情面地规定,禁止男主持人和男记者蓄须。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一直低迷的杜达山国家电视台也心有不甘,不仅改变了以往的严肃面孔,在伊拉克战争中,还专门派出一大批记者奔赴火线,力图以现场画面等方式,重新赢得失去的观众。
  众多的新闻频道确实让观众饱了眼福,但舆论也指出,在目前“百花齐放”的态势背后,已开始出现“重包装、轻内容”的趋势。今后,在商业利益的驱使和外部竞争压力下,新闻频道过分追逐“眼球效应”,势必会导致在新闻报道中,一味偏重轰动性强的政治新闻、名人新闻,而忽略了健康、卫生以及教育等一些看似平常但却真正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