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2003:在危机中前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11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视点

2003:在危机中前行
黄晴
  2003年,国际事务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危机频生,而且仍处在一种流动和不确定的发展态势中。
  伊拉克战争是今年内的第一件大事。居世界超强地位的美国和遭受十多年制裁的伊拉克动手过招,胜负之数在预料之中。但事态发展也如很多人的预料,美国在伊拉克军事取胜易,社会善后难。当美军成为占领军,背上社会管理的包袱时,在某种程度上重新组织起来的反抗势力反而日趋活跃。文明的差异和道义的缺失使美国难于在伊拉克争取人心,找到真正的支持者。高技术在原始的作战方式前反倒无用武之地。今后伊拉克事态如何发展,让人很难测度。对美国而言,按美国模式改造伊拉克,内外制约条件太多,似乎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用肢解方式让伊拉克“无害化”,恐怕阿拉伯世界会有强烈反应,土耳其也要介入,实际结果有可能是“战国化”,还是免不了一个“乱”字。进退维谷,留走两难,这多少将是美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处境。
  伊拉克战争引发了美英与法德的公开矛盾,这也是今年内的一大事态。有人说,今年的大西洋“变宽了”。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在基本价值、政治经济模式上是大同小异的,但也存在理念之争、模式之争。双方在国家利益上有共同点,也有分歧。美国与一些欧洲国家的主要歧异在于对当前的国际事务有着不同的理念,美国倾向单边主义,欧洲倾向多边主义,美国希望美国价值放之四海,欧洲主张尊重多元文明的现实。此外,冷战之后,欧洲自主意识的增强也是这次美欧矛盾公开化的一个原因。
  朝鲜和伊朗核问题是今年国际事务的又一个热点。核问题关系全人类的命运,必须慎重对待,求得一个控制机制和最终彻底消除核武器的国际共识。与此同时,核问题又涉及相关国家的安全忧虑,必须合理地统筹解决。尽管这方面的矛盾很深、分歧难弭,但人们还是高兴地看到,有关各方都希望通过政治外交方式解决问题,谈判渠道重新开通。
  在世界经济方面,今年世贸组织谈判搁浅,坎昆会议无果而终。另一方面,区域性和双边的经贸合作和贸易自由化谈判进程却势头加强。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继续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在扩展,亚洲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始起步,例如,中国和东盟已确定了十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在全球性贸易体制完全建成之前,或许要有一个区域性的制度建设过程。
  2003年,世界频生的危机考验着国际社会、相关国家和政治家的危机处置能力。正如有人指出,汉语中“危机”一词含有危险与机遇的双重含义,或许,政治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就是把前者化为后者。今年内的许多重大国际危机迄今尚未终结,积年的死结未解,新生的问题浮出,但纵观历史,人类不正是在不断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艰难前行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