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百姓冷暖记心头——记上海市普陀公安分局社区民警陈德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5-14
第14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寻找身边的肖玉泉

百姓冷暖记心头
——记上海市普陀公安分局社区民警陈德骅
杨烨
  春日里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上海南翔古猗园迎来了一批游客,他们虽然行动不便,却面带笑容。带领这批游客的是一个警容整齐的中年民警,他就是上海普陀公安分局桃浦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陈德骅。
  陈德骅辖区所在的莲花公寓地处上海市郊,2000余户居民中存在着“三多”:老人多,残疾人多,下、待岗人员多。做好这些有特殊困难人群的稳定工作,决非轻而易举。
  针对莲花公寓的实际情况,当地居委会开展了“与困难家庭结对子”活动,社区民警陈德骅主动要求加入,并与最困难的孤老潘老伯结上了“对子”。潘老伯今年78岁,患有白内障、肺气肿等多种疾病,每月生活费280元,可光看病吃药就要用去一多半。陈德骅与潘老伯结上“对子”后,揽下了老伯看病的事,医疗费中不能报销部分,他都悄悄垫付。
  去年5月,市慈善基金会出资为潘老伯做白内障手术。一大早,刚下夜班的陈德骅顾不得休息,开车将老伯送到医院,又忙上忙下为他办开刀手续。院方要求家属签字时,陈德骅很自然地签了,一旁医生羡慕地说:“老伯真是好福气,有这么孝顺的儿子。”
  潘老伯再也忍不住了,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不是我的儿子,是我们社区民警。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只有共产党才教育得出这么好的民警!”
  辖区居民老蔡曾经是闻名遐迩的上访户。他夫妻离异,患有脑瘫的儿子因车祸失去了双腿和左臂,偏偏这时,他自己下岗了,父子俩每月生活费不到400元。儿子的车祸,经法院一、二审判决,蔡家仅获赔8万元,老蔡因此开始了上访路。看到这种情况,陈德骅不但经常自己掏钱补助蔡家,还积极奔走,尽力为老蔡解决问题。2001年底,在市领导的亲自关心下,法院进行了改判,蔡家获赔43余万元。
  陈德骅今年44岁了,作为社区民警,除了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中很难发生什么奇迹,而他却能把平凡的工作演绎得有声有色:他的辖区治安稳定,刑案连年下降,特别是原来属于老大难问题的家庭纠纷大大减少。
  “位卑未敢忘忧国”,没有显赫地位的陈德骅始终怀揣一颗报国爱民之心。不久前,陈德骅被上海市公安局命名为“肖玉泉式的好民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