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众志成城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5-15
第15版(大地·文学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众志成城颂
姚柏林
  众志成城,语出《国语·周语》,李大钊《告全国父老书》说:“举国一致,众志成城。”孙中山讲:“立国基础,众志成城。”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最为豪迈:“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众志成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固脊梁,是抗击非典、夺取胜利的力量之源。
  进入春季,一场突然的灾难降临人间,非典肆虐,毒魔横行,严重威胁我华夏子孙的健康与生命。毒祸面前,十三亿中国人民处乱不惊,戮力同心抗非典,团结一致战毒灾,充分表现了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
  上下同心聚力量。救护车奔驰,ICU人手紧缺,一线医护被感染……在这场持续多日的特殊战斗中,一个个特急的信息牵动着共和国的心脏中南海,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关注疫情的发展,“揪心”和“惦记”着人民的生命安全,直接领导和有力指挥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道道命令、一个个决策、一次次部署,从祖国神经中枢迅即发出:一日日白昼,一个个通宵,中央最高领导层细析疫情,运筹帷幄,正确决策,在广东疾病控制中心、在北京市建设工地、在医院传染病病区、在大学饭堂,总书记、总理来到人民中间,温暖的问候,细心的叮嘱,具体的指导。“上能共甘苦,下必同安危”。中南海与抗疫区紧密相连,领导者与老百姓安危共度。在人民生命面临威胁的紧要时刻,更显示出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肉深情。目前,全国人民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秩序正常,正万众一心贯彻党中央关于抗击非典的一系列指示和方略,为夺取胜利,风雨同舟,团结战斗。
  医护同力攻险关。六百万医务工作者面对传染性强、病因不明且尚无特效药物及治疗方法的非典疫情,发扬“这里危险,让我先上”的崇高精神,紧密团结,心心相印,冒死上岗,拯救生命。站在抗击非典最前沿的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救治非典而光荣殉职的主任医生邓练贤、以身试验新治疗方案的老军医姜素椿、闻疫而动的中国科学院非典基因组研究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技人员等,是舍身忘我、恪尽职守的医务人员中的杰出代表。广东中山三院医生邓子德博士,不幸染病,在病床上他赋诗咏志:“救死扶危闯险关,艰辛历尽意未残;矢志从医不悔言,一朝为病更知难;何日还我强健体,再度悬壶百姓间。”就是这样一种优良美德和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护士队伍更是这场殊死战斗中的“提灯女神”。他们遵从医嘱,精心护理病人,创造了一串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张积慧的《护士长日记》,成为新时代南丁格尔的壮丽画卷,中日友好医院、解放军302医院、山西医大一院、内蒙古胸科医院的护士们强烈要求上一线的《申请书》,是新世纪中国白衣天使勇赴险难的光辉记录。在网站“叶欣纪念馆”,笔者见到一位网友的话:“每当国难当头的时候,总会有那些平时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中国人撑着,他们是中国脊梁。”
  “须知豪杰同心处,利断斩金不用疑。”这场抗击非典的全方位战斗,在中央统一指挥下,各方协调,上下联动,万众一心,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国务院成立防治非典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全国,运转灵敏;中央财政设立二十亿元防治非典基金,各地均拨出巨款予以支持;防治非典督查组深入社会基层,确保无一患者漏治,无一疑者漏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和各地区相应部门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认真履职,积极行政;一些企业和人士,慷慨捐款,抗击非典。4月1日,福建厦门市发现六十六名学员曾住过香港淘大花园,3月20日返回后各奔东西。这些学员是不是非典病毒携带者?他们散到哪里去了?为了六十六个兄弟姐妹,厦门市、福建省乃至国家机关,发动了一场救治、追踪、查找、隔离的整体联合战役,经过数十个小时的协同努力,六十六名学员全部找到并都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了医学观察。这就是团结似铁的民族气质,万众一心的中国精神。
  “众志成城不可摧”。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改革开放奠定的物质基础,有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勇气与智慧,有十三亿人民的力量凝聚,抗击非典的胜利必将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