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也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12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与商榷

也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
何炼成
  拜读了杨承训同志《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一文(见本报今年8月22日第九版),深受启发。我基本同意该文的观点,同时根据自己近些年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出以下补充意见供参考。
  关于学科名称问题这是我国经济学界近20年来一直争论的问题,至今未有定论。曾有人提出用“中国经济学”命名,但被多数学者否定,认为经济学本身就是国际性的,没有什么国别的经济学;也有人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名,也被多数人否定了,认为这是因袭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提法,不足为训。我在1996年用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的名称,后改为“中国发展经济学”。我认为这个名称比较规范。首先,这个学科属于发展经济学的范畴,即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经济学科的分类中就有这个名称,直到最近美国《经济文献杂志》最新学科分类体系中,也列有“经济发展、技术变化和增长”这一学科。我国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学科分类中,也将发展经济学列为应用经济学中的二级学科。其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发展除了受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经济理论与规律的制约外,还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和规律,这就是中国发展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可将其简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
  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内容与框架杨文对此作了一般性论述,我完全同意。现在的问题是要具体化,构建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我主编的《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提出了一个框架体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主线,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着重论述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化等“八化”问题;为了实现这“八化”,必须正确处理“八大关系”,即:三次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外向型经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人口资源与环境、政府职能的转变、制度文化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此,将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用四章论述“八化”,第二部分用八章论述“八大关系”。该书经过两年来十几所高校的试用,反映较好,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们拟修改后再版。
  关于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杨文提出了六个问题,我谈谈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就正于作者和同行专家。一是关于该学科所涵盖的时段问题。我认为当前只能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以后的发展则留给我们的子孙去讨论。二是关于现在能否形成比较成型的本子。我认为如果时限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组织国内经济学界老中青相结合的写作班子,比较全面地总结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可以写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本子的。三是关于怎样处理经典作家论述、党的文献与经济学研究的关系。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是处理得比较好的,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是能够把这三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的。四是关于如何具体处理它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学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初步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结合点。五是关于该学科同部门经济学的关系问题。二者有密切联系,但区别也是明显的,因为它们研究的内涵不同,论述的重点也不同,如果处理得好,不至于发生过多的重复现象。六是关于近几年讨论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等重要问题如何处理。我认为在有关章节是可以涉及的,如“八化”中的市场化、商品化和信息化、知识化,“八大关系”中的三次产业结构、外向型经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等章节中,都涉及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与劳动价值论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论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