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倘若奖杯拿少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5-22
第8版(体育)
专栏:巴黎直击 第四十七届世乒赛

倘若奖杯拿少了
汪大昭
  与世乒赛同时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正在议商改革大计。中国是乒乓球运动的强国和大国,自然关注会上的动向。
  有一条原则应当明确,那就是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未来必须依存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从大的原则上说,凡是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有利的改革举措,都应当看成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同样有利,而不是有损。假如不是这样认识问题,总以为国际乒坛有人以限制中国为快,这种想法非但不能影响国际乒联坚持改革的种种尝试,反倒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改革的结果无非是通过缩小强弱差距达到相对平衡,使国际乒坛的竞争多一些悬念,多一些观众,当然也会多一些市场。这对中国乒乓球运动来说,当然利多弊少。
  制定战略决策,因小失大从来是蠢人才会干的事情,这个道理无需赘言。没有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较大范围内的广泛开展,高水平的劲旅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尽管乒乓球被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尊为国球,也还是无法成为一项繁荣昌盛的竞技运动。
  中国乒乓球队第一次囊括全部项目的奖杯是1981年的事情,此后20年内,两度重现这种大包圆的景观。可以说,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改革呼声正是伴随中国乒乓球整体实力的强大而起。如果中国乒乓球的优势总是遥遥领先,这种改革的呼声一定不会停下来。
  中国乒乓球队里的世界冠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过去多拿冠军,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是贡献,倘若现在冠军拿少了,也是另一种贡献。这并不是说放弃进取,而是要冷静面对改革。促进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兴盛活跃,中国有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