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阅读
  • 0回复

在小汤山医院的日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5-24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在小汤山医院的日子
解放军307医院赴小汤山一线护士 刘雪涛
  “五一”节那天,我们解放军307医院的十名护士姐妹战斗在小汤山非典一线。午夜,第一批病人将由佑安、地坛、北大等医院转入小汤山,我们将负责所有病人的信息收录及转送。夜幕刚刚落下,我们便开始紧张地准备,为确保自身安全,我们要穿三层隔离服、隔离鞋袜、戴三个十六层棉纱口罩和护目镜才能接触病人。那天室外气温三十二摄氏度,第二层防护服刚一上身便被汗水紧紧吸附在身,厚厚的口罩下鼻子和嘴贪婪地吸吮着空气中的氧气。着装完毕,只觉眼前一阵发晕,汗水如大雨般淋漓而下。
  深夜零时四十分,终于迎来了北大医院的首批病人,由于小汤山医院以轻中度病人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和大多数病人交谈。在聊天过程中,我发现发病者大多是青壮年,而且是亲属间相互传染致病。有一对父子强烈要求住同一房间,原来这是一家九口先后染病、三人病故的悲惨家庭。父亲说着说着泣不成声:“他母亲现在还在抢救,是你们把我们爷俩从死神手里拽出来,生命太宝贵了,我还没活够啊!”有一位女病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在送她到病区的路上她一直不吭声,就连我帮她提东西她都死活不肯。后来我才知道,她在病情危重期间一名护士像亲人一样地照顾她,亲手喂她吃饭,给她擦洗身子,这位护士就这样不幸感染了。这事在她心头留下了阴影,为了不让护士受到感染,她断然拒绝和医护人员讲话甚至接触。多么善良的病人啊!
  昨夜第六批四十个病人入住小汤山,正当信息科工作人员忙碌地接收资料时,病区护士长匆匆找到了解放军307医院护理队长翟红岩:“红岩,能不能帮帮她!病人情况非常糟糕!”原来病人原所在医院没有注明这是一家三口,导致我们把爷俩和妈妈分在了两个病区。现在妈妈急着要母子团聚,嘴巴里还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
  在这人人闻“典”色变的非常时期,非典病人不仅面临死的威胁,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往日要好的亲戚朋友避而远之,自己又如笼中之鸟被囚禁在病房失去自由。此时此刻他们不恐惧死亡,只渴望真情!
  在小汤山医院接收的首批病人中,一次给一位大娘喂饭,她频频向我道谢。我说:这是我们的职责,只要您康复我们就满足了。她却说:“我最大的心愿不是出院,而是你们都好好的,不被我传染上。”在她善良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她在真诚地祈求我们平安!
  有一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老伴死于非典。过度的悲伤使她拒绝治疗:“老头子都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一天,她出现了“呼吸窘迫”症状,全科人员齐上阵,经过三个小时的紧急抢救终于再度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之后我们又悉心劝导,老人家终于同意接受治疗。
  大家都说,一天六个小时的工作是在打仗,这段时间太难熬了!很多战友累倒在病房里,但一个倒下了,又一个义无反顾地顶上去,没有人喊累没有人叫冤。
  无意间我听到一位病人给同样患病的妹妹打电话:“你赶快转到小汤山来吧!这里一个人一个房间!电视、电话、空调、浴室什么都有,医生护士态度可好了,打针一点也不疼……”我仔细看了看她觉得眼熟,突然想起,5月2日她刚刚入院时是我接她的!那时她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害怕!你们穿的比我以前所在医院的医生护士还严实,你们会对我好吗?”可现在,病人大多都愿意到小汤山治病,他们相信这里的解放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