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目前,中小企业反映“贷款难”,银行却认为“难贷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提出——牵住贷款难的“牛鼻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5-26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目前,中小企业反映“贷款难”,银行却认为“难贷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提出——
牵住贷款难的“牛鼻子”
本报记者 刘韬
  ●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矛盾,应适度发展股份制中小金融机构;银行树立经营货币的理念;尽快修改现行的《贷款通则》
  记者:在目前我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当中,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突出,但同时银行却有大量存款不敢放贷,甚至“惜贷”和“惧贷”。您如何看待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这对矛盾?
  周正庆:中小企业贷款难是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一定要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解决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解决就业难的高度来看待中小企业面临的贷款难问题。
  按照原国家经贸委的统计,目前80%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的确,能在银行贷到款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甚至连在银行取得贷款开户权的资格都没有。
  有人讲,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还难贷款呢。这是现实,我们承认这对矛盾,但不能让它总停留在“你难我也难”上。在这当中,银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企业贷款难,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去研究解决办法,把该给中小企业的贷款贷出去。
  记者: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周正庆:问题的出现有企业方面的原因,比如中小企业总体上还不很规范,财务制度也不太健全,贷款风险比较大。但根源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不适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体制上看,不少中小企业成为某些银行贷款的“空白地带”。大城市大企业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多数股份制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而大多分布在县及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在现行体制下很难受到银行的重视。尤其是经过前一段的商业银行改革,各国有商业银行都收缩了战线,调整了贷款授权,县级机构主要负责组织存款,削弱了贷款权。
  从机制上看,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不配套,导致许多银行缺乏支持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比如银行信贷员贷了100笔款子,99笔正常,没有奖励,1笔贷款出了问题,要终生追究你的责任。因此,产生了惜贷、惧贷现象,尤其是对于金额小、效益低,风险还可能较大的中小企业贷款更是如此。
  从制度上看,《贷款通则》设定的贷款门槛太高。现行的《贷款通则》是1996年发布的,当时从防范贷款风险考虑的多,从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考虑的少。提出的贷款条件过严,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具备条件。
  记者: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难题?
  周正庆:首先,在中小城市适度发展股份制中小金融机构,以填补中小企业的贷款空白。这些金融机构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可以从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入手,允许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入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把支持本地区的中小企业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责。同时,还应制定中小金融机构暂行管理办法,依法运作。
  其次,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应树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货币的理念,不能“重存轻贷”或“重存惜贷”。要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从实际出发,完善相应的制约和激励机制,调整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金,完善信贷授权制度,建立信贷担保机构,发展结算贷款、票据贴现再贴现业务。
  第三,尽快修改现行的《贷款通则》,制定有利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贷款制度。就像目前在农村实行小额贷款办法来解决农民贷款难一样,中小企业也需要一套可行的贷款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