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重视生态山生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5-26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地方经济

重视生态山生金
张鹤 都正阳
  湖北省保康县地处荆山山脉,全境皆山,海拔最高2000米,最低194米。保康人过去吃尽了山高岭深的苦头,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发家致富;如今,他们用生态的眼光重新认识山高岭深的特点,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保康过去是高寒地带望干,低洼田里盼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以玉米种植为主,早种不出苗,晚种熟不了。老百姓整个冬天就靠青玉米打浆糊口。
  1995年,县委、县政府把全国知名的土地、气象、植物专家请来,为保康“会诊”。专家们根据保康海拔气候的差异,为保康确立了发展“带状生态农业”的思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域,种植高山蔬菜;在海拔800—1000米的中山区域种植烟叶;在海拔500—800米的区域种植有机绿茶和柴胡。
  一着棋,走活了保康农业。几年间,高山上长出的青包菜、白萝卜,不仅挤进了全国10多个大城市的菜市场,而且远销香港、俄罗斯等地。
  白菜萝卜为什么也卖得这么火?当地人说高寒地带病虫害少,“纯天然、无污染”就是保康蔬菜的品牌。加上上市晚于平原地带一个季节,正好打个时间差。
  到2002年底,保康的高山无污染蔬菜已经发展到3万亩。与此同时,3万亩黄姜,3万亩柴胡,6万亩优质烟叶,8万亩有机茶叶等生态农作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4%,提供的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9%。
  尝到甜头的保康县把生态农业的大旗越举越高。他们从德国请来专家,大力实施生物技术,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杜绝“农残”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3万亩高山无公害蔬菜都按无“农残”标准生产,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今年春节过后,该县还为全县“农”字号产品统一注册了“绿生”商标,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
  保康从发展生态农业中对大山有了新的认识,也同时踏上了走生态旅游之路。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旅游资源,一律先规划,后开发;没有详规,不动一锹土,不挪一株草。为此他们先后请来了武汉、北京的专家作旅游规划。
  2000年,开发五道峡景观时,有人提议在里面修点娱乐设施吸引游客,被坚决制止。如今,一条青石板路,把游客引进原始的峡谷。400多人的县纤维厂,一年利税100多万元,但要耗木材近2万立方米,而且污染河流。县委痛下决心:关闭!
  他们还禁柴禁炭,大力发展小水电、农村沼气,推广以气带柴、以电带柴,保护森林资源。2002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700万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98%和128%。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