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把心中的爱放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13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世说心语

把心中的爱放大
于苏光
  前些日子,去看盆景展览。展区栅栏外几米就是车水马龙的都市喧嚣。然而眼前的一件件作品,或青翠欲滴、生机勃勃,或古木虬枝、尽显沧桑,或高山流水,或小桥人家,令观赏者恍若遁世,流连忘返。不由心生感慨:人类文明进步至今,说是高踞于地球万物的主宰也不为过。却仍将那遥山远水、幽谷深林视为精神家园,心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向往。
  我始终以为,人类特别是以尊崇万物敬天礼地的我们的先民,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与生俱来,如同赤子对孕育了自己生命之躯的母亲一般。人类之初,有如婴孩儿,全靠吸吮母亲的乳汁满足生存的需求,稚嫩的身躯紧紧依偎大自然母亲。先民们谆谆告诫子孙:孟春之月,禁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焚山林……人类壮大之后,自以为有了力量,决意挣脱母亲的臂膊,踢打出自己的天地。奔腾跳跃之时,不经意弄脏了母亲的面颊,撕坏了母亲缝制的衣衫,甚至打破了母亲仅有的坛坛罐罐。曾几何时,“蜀山兀,阿房出”,直弄到“渭流涨腻”、“烟斜雾根”、“雷霆乍惊”。河水浑了,空气变了,噪声起了。特别是近几百年间,“文明”的人们更是举着“科学”的大旗左突右奔、战天斗地,好不骄横恣肆……为了争抢地球的这点家当,人类兄弟之间战乱频起,残酷厮杀。接踵而来的是土地荒漠、淡水紧缺、垃圾成堆、环境污浊……大气中氧气耗减,有害气体上升,已催生出“氧吧”新概念。但人类无论怎样折腾,等到一身褴缕、满心疲惫时,总归是要回转母亲身边的。归来时,定然想讨要一掬甘冽的清泉滋润焦渴的喉舌,讨要一池清澈的流水洗缨濯足,更想那一阵带着绿色的清风拂去身心燥热,想那空气中花的芬芳、蓝天上白云的曼妙。
  出于对大自然母亲的依恋,有人把蕴于心底的山水之情或赋于诗文绘画,或构筑于园林一角,或攒以盆景摆放堂前案几。古往今来,多少迁客骚人,谁不皈依山林,忘情山水。即令今天,当人们走出四季控温的起居室,走出数字化办公室,走出那每个角落都被雕琢得玲珑剔透的厅堂,奔向原野,扑进山林,个个有如放归的走兽禽鸟,谁不怦然心动,呼啸欢腾。即便是寻常百姓,无资远游,无缘诗文、绘画,也会用废弃的瓦罐植几株花草,或掬一捧清水养几条游鱼、再养几只憨态的宠物为伴。谁家茅舍若有燕雀筑巢,都欣欣然视作福祉,呵护有加。至于盆景,则天地造化浓缩咫尺之间,留恋山水林木之情满足于厅堂几案,营造出既有诗情画意又有自然韵味,既享“居家”之乐,又不失“在野”之趣的栖身佳境。这就是人类虽经千万年演进,沧海桑田,仍与自然万物结朋引伴、不弃不离的情怀!
  盆景展览已结束多日,几许感慨却萦绕于胸。
  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本来就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自然生态与人类的活动休戚与共,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由于特定的天时地利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长久的农耕实践使得我们这个民族对自然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敏锐的感悟,乃至崇拜,深知只有融洽与自然的关系,才能适时地获取食物,维持生命、繁衍后代。“物类之起,必有所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善殖”。诸如此类朴素的认识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得到升华,形成天人相协、天人合一等具有广泛意义的哲理性思考,渗透并积淀于民族的心灵中。如今我们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这也正契合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那么来吧,只需把我们心中已有的这份爱放大,再放大一点。那美丽的将不再是手中缩微的山林小景,也不只是一幅画、一首诗,那才是人类——地球最高级生命,回报大自然母亲的最真挚、最博大的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