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危难之中见真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02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危难之中见真情
王太广
非典肆虐,使我们经历了一场严峻考验,也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病魔无情人有情,危难之中见真情。从生与死的考验中,从进与退的选择中,从是与非的比较中,人们又一次看到真情的涌动,领悟到真情的可贵,感受到真情的力量。
  危难凸显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情。我们党来自人民,同人民群众有着无法割裂的血肉联系。这种血肉联系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它凝聚着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人们不会忘记,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党的总书记为“一些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感到揪心”的肺腑之言,共和国总理“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庄严承诺,广大党员干部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的忙碌身影。事实雄辩地证明,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割不断、冲不破,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长相依、永不变,越是危难之时就越能得到体现和加强。
  危难焕发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激情。非典灾害来势凶猛,疫情如火,情况复杂。面对危难和挑战,全国上下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焕发出团结奋斗、迎难而上的激情,共同投入到抗击病魔的斗争中。医护人员自不必说,他们以挺身而出、全力以赴的行动,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的付出,赢得了“最可爱的人”的赞誉。科技人员、领导干部、解放军官兵等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许许多多的人同样是争先恐后、忘我投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做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危难唤起社会成员相互扶助的亲情。非典病魔传染性强,可能危及每一个人。在危险面前,是只顾自己还是先人后己?是漠不关心还是相互扶助?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献出爱心、伸出援手,给病人以帮助,给他人以关心,给亲人以体贴。亲情的暖流在神州大地涌动,把我们大家、把中华儿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出伟大时代的良好风尚。
  “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人的感情复杂多样,惟有真情最难得。真情发自人们内心,源于深刻触动。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这种深情、激情和亲情的迸发正是人们高尚情操和美好情怀的反映。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情,是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体现;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激情,是我们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的体现;社会成员相互扶助的亲情,是社会主义道德和新型人际关系的体现。这种真情,在危难之中迸发,又转化成战胜危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真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们因真情而容易理解和沟通,社会因真情而显得温暖与和谐。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有真情的投入,就有人格的力量;有真情的互动,就有团结的基础。可以说,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灾害,全党全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凝聚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危难催生真情,真情促进团结,团结产生力量。这种真情,值得备加珍惜,需要把它转化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
  “事危则志远,情迫则思深。”这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使我们见证真情,也使我们深深思考。人民群众是讲感情、重感情的,党对人民有深情,人民就信赖党、拥护党,就响应党的号召,聚集在党的周围。干事情、做工作,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产党人从不拒绝真情,我们的社会从不缺少真情。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创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有力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