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鲁迅研究的新著——读《中国鲁迅学通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01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论著简评

  鲁迅研究的新著
——读《中国鲁迅学通史》
赵小琪
在过去的鲁迅研究中,从史的角度梳理鲁迅研究的著作虽然出现过,但系统、深入的整体研究非常不够。从严格的学科意义上讲,鲁迅学史还不能称其为一门学科,有关的文学史观、对象范畴、价值范式、逻辑框架等学科建设必需的思想范畴一直没有得到完整的阐释。因而,鲁迅学史要获得严格的学科性地位,就必须在理论范式和文学史观等方面进行富有成效的创建。张梦阳在《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中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观念和学科格局。
  在这本新著中,作者不仅对什么是鲁迅学史,鲁迅学史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而且对鲁迅学史的研究原则,研究宗旨也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在作者看来,“一部中国鲁迅学史,其实就是一部‘鲁迅映象’与‘鲁迅本体’之间不断背离又不断契合的历史”。因而,鲁迅学史写作的宗旨,就在于对鲁迅本体的科学性还原。这意味着,著者在确立了鲁迅学史的建构原则时,已经将鲁迅学史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探讨和把握,他关注的目光不再停留在本体还原层,即对鲁迅精神文化实体的还原,而是在坚持对鲁迅学史进行研究时的一种基本原则和方法时,在本体还原的基础上,将研究触角延伸至历史反思层和现实观照层,在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中,考察鲁迅的价值及其局限性。由此,作者就既突破了那种一味强调主体性的构建学术史的模式,又避免了那种只求客观性却反对主体思维的传统的构史范式,它在强调还原本体的重要性时,又给予了构建鲁迅学史主体的思维以应有的重视。应该说,这种对鲁迅学史本体还原层,历史反思层,现实观照层三个层面的构想,在深刻地揭示出了鲁迅学史本体和鲁迅学史构建主体的张力性关系时,也揭示了学科建构的一个重要使命,即研究主体应在对学术史矛盾客体的探寻和辨析中,力求把握其内在和外在的统一性和联系性,进而从本体哲学的高度建构一种主客体相互融合,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文学通史。
  新著的价值也表现在它的深刻性上。受机械唯物论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影响,我国的鲁迅研究中曾出现过两种极端化倾向:一是基于政治功利考虑对鲁迅进行神化,一是基于个人功利的考虑对鲁迅进行丑化。对于这两种极端化倾向,作者都加以了拒斥。与之相反,作者强调“排除成见”,“面对实事本身”,“从人类精神文化史的广阔视域审视鲁迅这一精神文化实体在历史上的地位和现实中的意义”。作者摆脱了极端化主观认识论的束缚,在现代辩证思维和结构关系思维中,对鲁迅学的内涵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考察,挖掘出了鲁迅学史中一些更为深层、本质的东西。例如,长期以来,围绕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抱着不同目的和不同意图的人或依据阶级论,或依据人性论对之进行了不同的阐释。而作者在对这场争论的阐释过程中,坚持不将其当作一个封闭的对象孤立考察,而是从时代精神及政治经济基础的角度,深刻地揭示出这场争论的实质在于鲁迅平民精神与梁实秋贵族精神的冲撞。这样,就在对鲁迅学史中某段特定现象的考察和发掘中,通过这种趋近性还原方法,完全更新了文学史中对鲁、梁之争中那几个有据可查的概念的固定含义。又如,苏雪林在鲁迅逝世后,态度大变,转而攻击鲁迅,令人困惑不解。书中并未就事论事,而是将苏雪林的鲁迅映象和胡适的鲁迅映象加以比较,在比较分析中,肯定了胡适的那种对待论敌的极为可贵的学理精神,总结了苏雪林政治立场对学理精神的妨害的经验教训。这种不满足对于鲁迅学史的外在描摹,在一切学术史的联系之中,对某种特定学术问题的认知逻辑、思辩方式进行深入挖掘,进而总结出学术上的得失及学术规律的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不仅是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超越,而且也促进着一种具有普遍有效性和永恒性质的鲁迅学史的生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