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新疆:又见沙海淌清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14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疆:又见沙海淌清流
本报记者 王慧敏
  编者按:断流10多年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又见碧水荡漾,读来令人振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生态恶化,带来的只能是经济衰退、生存空间的缩小。塔里木河几十年的变迁历程,生动地诠释了这个道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胡杨又绽新枝,当鹭鸶再翔河岸,当源源清水再次注入大漠的时候,我们要郑重告诫自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让未来在我们手中永远充满生机。
  南疆悄然进入了冬季。然而,咆哮了整个夏天的塔里木河,似乎还有无穷无尽的精力,浪花赶着浪花滚滚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奔涌。
  这里已是塔里木河的尾闾台特玛湖了,放眼望去,夕阳下,荡着金色波纹的湖水同地平线混成了一体,不时有几只水鸟打水面快速掠过。近旁沙堤上,经霜的一棵棵胡杨,如同冲天燃烧的一束束火炬。同行的塔里木河管理局副局长王建中说:“经过5次输水,目前,台特玛湖湖面已超过了200平方公里。”
  一片生态极其脆弱的土地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母亲河。她的流域覆盖新疆南部,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825.7万人,分别占新疆的61%和47%。
  英苏是离台特玛湖最近的一个村庄。在一片废墟中,几座新修葺的房舍冒出缕缕炊烟。有了水,离开家园的英苏居民已陆续回迁。阿不拉·加拉尔老人是返回的村民之一。这位生命跨越3个世纪的112岁老人,摇着手讲述塔里木河的陈年往事。他说这一生迁徙了5次,但愿这次回来,再也不用搬走了。
  在阿不拉老人的口中,塔里木河如同童话一般。在他的童年、青年,甚至壮年时代,这里到处都是海子(小湖泊),海子边上胡杨一棵挨一棵,红柳密得人走不过去。海子里到处都是鱼,划着卡盆(用胡杨掏制的小舟),用自己编制的罗布麻网随便一捞,就是满满一网鱼。村里人四季以鱼为粮。青壮年男子常集体下海子捕鱼,捕鱼归来后,就把鱼堆放在村口,妇女们点起篝火,用红柳条插在火堆旁烘烤。烤好的鱼任凭村人取食。
  斗转星移,这一切倏忽成了梦境。河一截一截枯了,海子不见了,树也死了。他不得不带着一家人不断迁徙。
  在库尔勒至若羌的公路上,看到了这样一方石碑,上书:“世界上最长的砖砌公路”。与其说它是在展示“世界之最”,不如说它在警示那段揪心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在修建库尔勒至若羌的公路时,为了在荒滩上创造奇迹,人们把公路两旁的胡杨、红柳砍了来就地取材烧制砖头。至今,路两旁还留有早年废弃的砖窑和数不尽的树桩,在秋风中呜咽。资料记载:仅若羌县1967—1976年间就采伐胡杨3.5万棵。在铁干里克一带,80年代每年挖掘干草上万吨,因挖干草累计毁坏草场40多万亩。
  这本是一片生态极其脆弱的土地啊!长期以来,由于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气候变化,塔里木河源流进入干流的水量不断减少,生态不断恶化。1972年以来,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363公里长的河道长期断流,尾闾台特玛湖干涸。下游地区的水位不断下降,阿拉干附近的地下水位25年内下降了5.65米。水位下降导致两岸胡杨大片死亡,上中游胡杨林面积由50年代的600万亩减少到目前的360万亩,下游两岸胡杨林由50年代的81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1万亩。失去了植被围护,土地便迅速沙化,下游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逐步合拢,生活在下游的数十万各族群众面临着被风沙逐出家园的困境。
  综合治理工程开始显效
  塔里木河生态问题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2001年2月,国务院第九十五次总理办公会议通过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方案。方案确定:通过源流工程节水改造、灌区节约用水、天然林草保护等措施,增加各源流汇入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到2005年,水流到达台特玛湖,使塔里木河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为此,国家计划投资107.4亿元用于塔里木河的近期治理。
  今年是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实施的第三年。初冬,胡杨上已结满了霜花。然而,在恰拉水库建设工地上,许多人只穿着单衣脸上仍挂了汗珠。王建中副局长介绍:恰拉水库改扩建工程是塔里木河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后,目前干流上的大西海子水库将不再承担农业灌溉任务而完全用于生态引水。届时,台特玛湖的水源终年都可以得到保证。
  王建中说,今年是塔河治理力度最大的一年。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截至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6.16亿元,共安排塔河源流治理工程项目44项,完工25项,其它的配套措施也正在加紧实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3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团场职工刘建设正在用喷灌灌溉苗圃。他说:“这两年,大家的节水意识比原先增强了。现在团里的不少经济作物都采用滴灌和喷灌。耗水多、产出低的作物,已很少有人种了。”
  在尉犁县墩阔坦乡米尔沙里村,农民沙提克正在引水冬灌。他赤着脚拿着坎土镘挖着排水沟。碰到大一点的土块,他一定仔细地把它研碎。他解释:“土块大,挡水。今年浇地要收水费了,多用水多交钱,不仔细可不行。”今年塔里木河干流首次开始征收水费,农田灌溉用水一方水3厘9,额度比内地低很多,这对于增强人们的水价值意识是个好开端。
  塔里木河有条支流,叫乌斯曼河,是以一个叫乌斯曼的牧民名字命名的。50年前,这个牧民为了养活他的100多头牛羊,用坎土镘在塔里木河北岸掘开一个口子,引水灌溉草场。悲剧就从这里开始,这条贪婪的小河沟不断刷深,胃口越来越大,以致流到此地的90%的水全被它夺走了。以前塔里木河引水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塔里木河上“土造”的引水工程多达200多个。少量的引水渠拥有简易的控制建筑物,绝大部分引水口没有任何控制设施,珍贵的河水散失于洼地、沼泽。
  去年,塔里木河全流域首次实施了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工程实施前的1994年是特丰水年,塔河上游英巴扎节水点来水达32.26亿立方米,下游恰拉节水点来水仅有2.71亿立方米;塔河干流工程实施后的2002年,英巴扎节水点来水29.99亿立方米,恰拉节水点的来水达到了4.93亿立方米。尤其是今年,在英巴扎节水点来水仅23.9亿立方米的情况下,截至目前,下游恰拉节水点来水达6.78亿立方米。输水多了,两岸生态开始出现不同程度恢复,矿化度呈现下降趋势,地下水位明显回升,天然植被恢复面积达27万亩。
  在尉犁县的墩阔坦乡,乡党委副书记吾提库尔·托乎提很兴奋:“几年前,每到灌溉季节,乡政府大院里从早到晚围满了讨水的农民。现在你瞧,多清静!以前,这里棉花亩产皮棉也就六七十公斤,因为最需要水的时候,塔河断流了。今年,全乡棉花平均亩产达到130公斤,估计全乡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没问题。3年前,满打满算也就1000元。”
  关键在于建立新的用水机制
  经过5次输水,台特玛湖碧波荡漾,但自治区水利厅厅长王世江仍满脸凝重:“塔里木河治理刚刚破题。”他分析说,这几年塔河调水成功,基本上是建立在丰水的基础上。如果今后遇到连续枯水该怎么办?国务院对塔河综合治理的基本精神是在塔河流域修建一定数量的节水工程,建设高效节水农业,把节余下来的水返还给被过度占用的下游生态用水,争取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双赢。但从目前总用水量统计来看,距离塔河近期综合治理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原因是,塔河治理项目中源流节水工程有很多还未立项修建,节水缺乏必要的工程手段。此外,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近两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的情况还很不适应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的需要:流域水权划分尚不清晰,管理体制不顺,依法治水的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超计划用水情况还很普遍,今年就立案查处了9起水事案件。
  王世江说,根据2000年的统计资料,全国单方水产生的GDP的平均价值是16.4元,新疆平均才2.9元。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不少地方,一亩地用水达1000多立方米,远远高出全国水平。如何通过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单方水产生GDP的价值,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如何使节水观念深入人心,塔里木河还在等待新的回答。
  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两年,由于塔里木河水量增加,加之棉价高扬,有些地方一度降温的开荒热再次升温。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至今,塔里木河干流区共开垦荒地约11万亩。
  正如钱正英同志前不久考察塔里木河流域时所说:“如果没有真正建立起高效节水的农业体系,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巩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