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社会呼唤卫生安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05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社会呼唤卫生安全
本报驻日本记者 孙东民
  在非典肆虐的亚洲地区,日本列岛迄今成功阻止疫情登陆,仍保持一片“净土”。截至6月3日,日本国内共发现疑似患者53例,其中50例已被专家排除,另有3例尚未确诊,且症状轻微,仍在观察。
  有项舆论调查说,日本没有发现非典的原因,半数人认为是“运气好”,另半数人认为只不过还“没有搞清楚”,1/3的人认为得益于“爱清洁”,还有23%的人认为是报纸的及时报道。
  不过,日本也不是世外桃源。今年5月中旬,有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访日旅行者,回去后发现染上非典,这在日本曾引起一阵骚动。
  来日本旅行的是位台湾医生,5月8日从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入境,第二天因发烧吃了点感冒药后没当回事。13日回到台湾,15日因非典住进医院。日本厚生劳动省在16日得到这一信息,但没有对外声张,后来在社会的压力下,于18日公布了患者在日期间所住饭店和详细行程,一时成了日本社会最关注的事件。此后有关人员对可能与其接触过的2788名人员包括所雇的司机、饭店人员、住宿者和旅行者作了追踪调查,结果有惊无险,所幸没有发现二次感染,日前日本有关部门发布了“安全宣言”。
  作为经济发达国家,日本每年有大量人员出国作商务或旅行访问,据说仅第一季度就有90万日本人到过中国。尽管有如此大量频繁的流动,迄今却没有发现非典患者,很值得人们思考。
  防治非典,各国都没有特效药。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却是实实在在的有效途径。
  从1985年起日本成了世界的长寿国。男性平均寿命后来虽被冰岛超过,但女性平均寿命连续1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日本男性平均寿命为78.07岁,女性为84.93岁)。日本人当然并不是天生长寿。日本过去有“人生五十年”之说,有资料统计,在15世纪前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5.2岁,直到16世纪下半叶,其平均寿命也还不到20岁。日本人平均寿命在百多年前的明治时代也不过40来岁。寿命短的原因,主要是疫病感染,许多幼儿过早夭折,而2002年日本的乳儿死亡率为3.84‰,低于美国的6.69‰。
  寿命的增加,发病率的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富裕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日本气候潮湿,日本人有食生鲜食品的爱好,本来易得风土病,但反过来也养成了对清洁卫生的敏感与在意。日本火山多、温泉也多,洗温泉、冲澡成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日本人经常吃海产品、豆腐、酱汤、黑醋等传统食品,后来又喜欢上了牛奶、乳酸菌等食品,用于吃生鱼片的作料山葵(日式芥末)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日本人对个人卫生特别注意,在家就餐一般碗筷分开。在北京工作过的竹冈说,过去日本人并不是很讲卫生,他小时就常常用袖子擦鼻涕。现在一到家就被催着洗手。主妇藤井对我说,别看是举手之劳的事,洗手漱口对健康十分重要。在东京都卫生局从事保健防疫多年的朋友铃木说,各村镇对下水道的管理很严,不合格的污水决不能排出。夏天是游泳兴盛的时节,检疫人员事先要对泳池和海面进行检查,对脏乱差的在报上公布。日本的小学实行中午供餐制度,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检疫要求十分严格。霉雨季节,保健所的人都必须事先检查。对餐馆、美容院等行业实行资格制度,从业者需要通过传染病学、消毒学、公共卫生学考试。
  为了保持卫生和再生利用资源,日本很早实行垃圾分类集放,“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以及报纸等资源垃圾的堆放方法都有严格规定。记者的住处两边都有垃圾集放点,我注意到居民都能认真遵守,各类垃圾包装整齐,垃圾车也能做到定时定点回收。东京的乌鸦多,垃圾车均罩有蓝色网罩,以防被乌鸦啄食而四处散落。
  地铁、电车是东京人主要的公交工具,这些年“禁烟运动”在东京这些场合搞得很认真。过去,日本社会对抽烟者实行过“给出路”政策,大一点的车站台上设有“抽烟角”,从今年5月起,大部分公交线路都撤了烟灰桶。而从去年秋天起,秋叶原、神田等繁华场所实行对走路抽烟者罚款的制度,街头干净了不少。
  小公园也是东京的特色。东京的公园多是绿地,公园里挂着不许随便投放食品的牌子,遛狗者随身带着塑料袋,负责收走粪便。笔者住处附近有个花园居民小区,有专人负责打扫。这些人多是退休后再就职的老人,他们整天手里拿着抹布、水桶、扫帚在周围转,就是看到一片枝叶也要捡起来,甚至对水泥砖石都要蘸着洗涤剂拼命擦洗。不过在离小区不远的车站外休息处,乱扔烟头的现象也时有所见,干净实际是出于清扫、在于维持。
  随着日本的老龄化与疾病结构的变化,如何改善健康与预防病症,克服“生活习惯病”成为新课题。日本有些地区曾有嗜盐的习惯,结果诱发高血压和脑中风。为了克服这种“生活习惯病”,日本大力提倡“减盐运动”,再配合药物治疗,患脑中风的人数现已下降到上世纪60年代的一半以下。
  日本在2000年提出了以预防“生活习惯病”、减少壮年期的死亡、延长健康寿命为目标的“健康日本21”计划,对“生活习惯病”及其原因,在9个领域(营养、饮食、运动、精神健康、吸烟、酒、糖尿病、循环器官病、癌等)提出了以加强信息提供、推行终生保健、完备健康设施为主要内容“增进健康法案”,为增进健康提供了法律根据。
  比起总结经验来,日本人办事的特点是更着重于总结教训。所谓“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再就是注意措施的可操作性。事件发生后,政府要求尽快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和应对手册,加强管理和检查。日本半数以上的地方政府都决定加快信息收集和信息公开。近来,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开设了传染病信息中心网页,将非典作为“紧急疫情”置于显著地位。但据一项网上调查,仍有约84%的日本人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非典的应对措施上的“危急管理”混乱、上情下达迟缓表示不满。日本的“传染病预防法”规定,当出现疫情时,各地方政府要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制定相关“应急行动计划”。这次厚劳省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对要否公布实情,何时公布曾踌躇再三;此外,社会上对于倾盆大雨式的新闻报道也有担忧之声,因为有引发社会恐慌之虞。(附图片)
  五月二十九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城市公园有趣的一景:人与猴都爱护自己的后代。地处热带的内罗毕绿地覆盖率高,城区内的大片森林为猴子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当地居民动物保护意识较强,人、猴和平共处。
新华社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