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库区一片经济热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06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库区一片经济热土
  本报记者 刘成友
  三峡蓄水第三天,我们刚到秭归新城不久,陪同的县旅游局副局长老冀接完一个电话,就对我们说:“江水已经到归州镇南门了,屈原祠前的牌坊也淹没了。”
  老归州镇是秭归旧县城所在地,具有2000多年历史,满城都是典故和传说,满街是残旧拥挤的店铺,还有小巷里的污水和垃圾。旅游局的张永舜说:“以前晴天出门要打伞,为什么?巷子太窄,街两旁房檐上的雨水污水随时都会滴到人身上。打篮球也不敢,一不小心球就滚到江里去。”
  如今这都成为过去。新城建在距老城五六里的茅坪镇,高楼大道,错落有致,年轻而充满活力。仿古街白墙黛瓦,滚龙脊,石板路,一派典型的江南风格,依山铺排开来,大气而亮丽。尽管历史留不住,但传统仍然在新建筑和新生活里散发着浓厚的气息。
  秭归有个“先进”村,参观的人不少。
  这就是银杏沱村。银杏沱是长江边一个偏僻的小村,原来连公路都没有,进出只能靠小船摆渡,村里清一色的破旧瓦房。
  移民让银杏沱换了新天地:新公路穿村而过,从村中心到新县城不到8公里。水库蓄水,全村虽然淹没了一半以上的耕地,但村民腰包都鼓起来了。老崔等一班村干部,围绕移民安置谋发展之路,过去5年成为村子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5年,人均纯收入也从1998年的1800元增加到去年的2440元。
  在村头远眺,三峡大坝在远处耸立,公路在半山腰蜿蜒,统一整齐的移民小楼背山面水,设施齐备,山坡上是满眼的柑橘树和绿油油的茶园,长势喜人。客人们春天可到茶园品茶,秋天可到果园采橘。相信不久的将来,库区会涌现出更多的银杏沱村。老崔说:“没有三峡工程建设,这些变化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所以老百姓盼着搬迁,盼着蓄水。”
  三峡移民投资,改善了库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峡江两岸的古老城镇得以旧貌换新颜,撑起库区经济半边天。
  撑起另半边天的是社会投资。三峡机场就是一个被民营企业家购买了的机场。购买者是36岁的温州人王均瑶。这是我国首次批准民营企业购买机场。机场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机场酒吧里的一位服务员说:“买这个机场,还不是看上了宜昌的旅游?市区到大坝才一刻钟。这几年,三峡旅游火着呢。将来通航发电后,旅游的人会更多。”三峡机场去年吞吐量超过80万人次,这个数字可以说明宜昌和三峡的吸引力。
  去年,宜昌接待海外游客42万多人次,首次超过武汉市,旅游正逐渐成为宜昌的支柱产业。今年的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将设在风景宜人的宜昌。活动主题为“新湖北、新三峡、新宜昌”。届时,三峡的秋天会更迷人。
  工业企业在迁建中重组优化,产业升级,效益大增;一大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落户库区,增强了库区工业实力;农业经过结构调整,林果业、畜牧业和一批高效生态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千里库区将变成一条生态经济长廊。人们惊喜地看到,一条经济三峡正在蓬勃兴起,同样风光迷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