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功成长江又一峡——记承建三峡永久船闸的武警水电部队官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09
第1版(要闻)
专栏:

  功成长江又一峡
  ——记承建三峡永久船闸的武警水电部队官兵
  新华社记者 贾永 张东波 本报记者 彭俊
  浩浩长江在宜昌三斗坪黄牛岩下猛地一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U”字。
  当横空出世的三峡大坝将滚滚江水拦腰截断,大江北岸,一条纵贯群山的人工大峡谷把长江航道截弯取直——这,就是世界第一大船闸:三峡永久船闸。
  待到库区水位达到175米,长江通航能力将提高5倍,万吨级船队沪渝直达的百年梦想将变为现实。
  此时此刻,面对自己用双手劈出的这条人工航道,面对这道宛自天成的“长江第四峡”,喝令长江航线从此改道的2000多名武警水电官兵和所有建设者一样,再也抑止不住心中的澎湃……
  作为当今世界水头最高、规模最大、级数最多、技术最为复杂的双线五级船闸,三峡船闸工程总量相当于此前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邦纳维尔船闸的20倍以上。建造这座举世罕见的特大船闸,需要在花岗岩占47%的峭岩峻岭间开凿一条6442米长、300米宽、最大深度176米的航道,让船队穿岭而过。
  1994年4月17日,一声巨响惊醒沉寂千年的江边群山,曾建造了亚洲第一高坝——天生桥水电站一级高坝和世界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西藏羊湖电站的武警水电部队,打响了改写世界航道史的第一炮。
  今天,永久船闸和雄伟大坝一样,已经成为万里长江的标志。3300多个日日夜夜,身着橄榄绿的水电官兵们留在长江边的一串串数字都是世界性的——他们创造了土石方月开挖强度152万立方米、月均开挖强度96万立方米的世界纪录;
  他们用双手将4376束钢铰锚索、17.83万根钢质锚杆深嵌进花岗岩山体;
  他们成功安装了面积比2个篮球场还大的4扇“天下第一”大闸门……
  1996年3月,搬掉了18座山头的水电官兵们发现,摆在他们面前的一系列难题远比这一座座大山还要沉重。
  分上行和下行两条航线的人工航道,仅关键的闸室段就长达1621米。这意味着,施工部队要像切豆腐一样在这段花岗岩山体上整整齐齐地再“切”出两条深68.5米、宽37米的平行石槽,使中间矗立出一条60米厚的直立石墙,挖出的航道剖面形似一个“山”字。
  著名水电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说:“永久船闸的技术问题解决了,三峡工程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面对垂直开挖的世界技术制高点,指挥长周光奉带领攻关小组接连进行了100多组试验,分析对比了上万组技术数据,硬是让2.2万吨炸药在亘古岩山上鬼斧神工般“切起了豆腐”。这项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相结合的新技术,荣获国家爆破专业科技成果一等奖。
  就像一排放在书架上的书,如果从中间抽掉几本,两边的就会倒下来。已经形成几亿年的山体,突然间被挖出两条深深的峡谷,不采取锚固措施,同样可能导致崩塌。
  智慧,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迸发出来。一束束重达1吨多的钢索被官兵们穿进60米厚的石墙。这些抗拉力100至300吨级的锚索,将中间的直立墙和两侧的高边坡密密匝匝地“缝”成铜墙铁壁。这一创举,同样获得了国家奖励。
创造,来源于技术与知识的坚实储备,来源于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在这支拥有500多台精良设备、科技人员占60%的大军面前,10多项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就这样被一一攻克。
  船闸闸门,世界上最高最重的闸门。每套高38.5米,宽40.04米,重达1700吨。
  技术要求:两扇成“人”字形对开的闸门安装后水平和垂直误差均不得超过2毫米,精度之高、难度之大,当属世界首例。
  攀上高高的脚手架,上百名工程技术骨干在刺骨的峡谷长风中昼夜奋战,一举完成了这项涉及声、光、电子、化工、冶金、液压传动、材料力学等10多个学科和焊接、起重、机械、油漆等20余个工种的创世纪施工。巨型闸门一次性组装成功,关闭缝隙小于0.1毫米——6000吨的水压压来,闸门滴水不漏……
  热泪洒大江,忠诚筑巨闸。
  水泥问世160多年,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项工程像三峡永久船闸这样,将1.5米厚的混凝土均匀地浇筑在27层楼高、1.6公里长的直立岩壁上,且表面垂直误差不超过2厘米。
  坚硬似铁的混凝土在浇筑初期如同娇弱的婴儿。盛夏,官兵们头顶烈日,给它加冰块、冲养护水“消暑”;隆冬,官兵们冒着严寒,为它穿上一层层“防寒服”保温,像对孩子一样呵护着10万平方米的衬砌墙。
  千古巨闸,千年大计。质量,就是生命。水电官兵以对历史负责的质量意识,把忠诚融进了浩大工程的每一方寸。
  1999年3月的一天,永久船闸2号闸闸室施工现场突然地动山摇,3200立方米的土石轰然崩落,一块十几辆卡车般大的巨石倒悬岩壁,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
  险情,惊动了整个三峡工地!
  危急时刻,军人的忠诚化作了智慧胆识,化作了果敢和力量。随着一套周密细致的方案的制定,险情与塌方一并被迅速排除。
  三峡总公司送来200万元奖金,褒奖这些用生命捍卫工程质量和时效的水电军人。自从踏进三峡工地,这样的生命历险,他们已经历了不下100次。
  漫漫江畔,融进了多少水电官兵的青春;巍巍巨闸,凝固了多少忠诚卫士的生命。1995年1月8日,早早来到工地保养设备的操作手许国宝正躺在推土机下给机器注黄油,突然,前方土堆松动,庞大的推土机无声地向前滑来,沉重的履带从这位62次被评为“红旗车手”的技术兵身上碾过……
  从此,永久船闸留下了一副血写的对联:
  金戈铁马流血流汗奉献为谁?为振奋国威军威;永久船闸垦石挖岩价值何在?在百年好梦成真!
  今天,当永久船闸通过国家验收的时候,水电部队用一连串的百分之百为一个民族的世纪期盼圆梦:开挖工程合格率100%,锚索工程合格率100%,混凝土工程合格率100%……
  黄牛岩下,有座黄牛庙。庙载:相传上古时期,峡江壅塞,一头神牛帮助大禹开江,历时九载用犄角撞开峡谷,长江水道从此畅通。
  也许是一种巧合,永久船闸从动工到建成通航,恰好也是九度春秋。
  浩荡长江,川流不息,留下了多少动人的传说。明天,建设世界第一巨闸的水电军人们留在大江边的一切,也将随这东去的江水传向远方、远方……(附图片)
  永久船闸鸟瞰。(雷声 黄正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