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企业办学的新探索——记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10
第12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企业办学的新探索
  ——记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任仲
  走进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的校园,没有听说过它的人都会以为这是一所大学。占地600亩的校园,2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就已是一所中等规模的高等学校的格局了。宏伟而古朴的主楼及两边的教学楼绵延300米。高大的廊柱,楼前的绿茵和10位中外古今教育家高大的白色大理石雕像,透露出浓厚的文化学术气氛。
  这是一所名符其实的民办学校,是民营企业宁波华茂集团投资5亿元创建的。它设有学前教育部、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现有学生3600多名,初中和高中都已有一届学生毕业。一个民营企业,为什么要花5亿元办一所学校呢?这就要说到这家企业的创始人、现任华茂集团董事局主席徐万茂的想法。他的想法简单地说,一是爱国,以天下为己任;二是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徐万茂原是浙江的一个农民,但深知教育事业对国家、社会的重要。当他办竹编工艺品厂有了一些积蓄后,就转而创办中小学教具、学具制造厂,为教育服务,抱定了“育人为本,支教为荣”的宗旨。20多年来他的企业越办越大,办成了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教学器材生产与科研基地,它出产的“七色花”系列教具、学具占有国内70%的市场。这期间华茂对教育事业的捐助超过了1亿元,成为中国大陆捐助教育最多的企业。同时,徐万茂对教育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总想自己办一所学校,探索新时期民办教育的新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起点就要高。校舍建筑和校园等育人环境在设计时就相当超前,要20年不落后。教学、科技、文体、生活的设施一应俱全,而且要全国最好。别的不说,就说信息化设施,全校互联网上网接口就有3000多个,信息中心的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该校的韩国留学生说,韩国还没有设施这样先进的中学。他们通过互联网同在韩国的家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更要紧的是高素质的教师。该校的教师是在全国招聘的,其中特级教师就有13名。该校还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实验学校,引进了国内一流学校的考评标准。
  徐万茂深感我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他要为改变这种状况尽一份力。他办教学用品厂也是这个目的,办学校,就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力培养着重于以下几方面:求知能力,实验、制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该校除设有天文馆外,还有一个令很多学校羡慕的科技馆。计算机操作的机会更多,初中学生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学习、训练,都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机文字处理、上网、发电子邮件和设置网页。学校聘用了多名外籍教师,还与国外多所学校有合作、交流关系,外语运用、交流的活动很多。两三年下来,这些措施收到了效果。一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提高了,有的学生还在省、市甚至全国性的文体、计算机操作、外语运用的比赛中获奖;二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初步形成,那就是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以外语和计算机教学见长。
  跟其他民办学校一样,华茂外国语学校的生源相对来说学业基础不如重点公办学校,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对学校的期望又较高,因此教育难度较大。学校除聘用高水平教师外,还采取了多项教改措施。首先是普遍实行小班额教学,每班30名学生左右,教师可以真正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关心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其次是实行分层次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基础选择不同深度的层次上课,提高了再调整层次。第三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和能力。第四,加强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使教师既有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又能尽职尽力;使学生既生动活泼,又严守纪律、刻苦学习,较彻底地防止了社会上对学校的干扰。
  2002年,初中和高中都有了第一届毕业生。情况是令人鼓舞的。以他们入学时的基础而言,可以说3年的学习使他们有了一个飞跃。就说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情况,首届毕业生是147人,报考高校的是139名,达到录取分数线的是135名(其中外省籍学生5名),上线率97.1%,高于宁波市86.5%的平均上线率。上线的130名浙江考生被录取112名,录取率86.2%,高于宁波市81.3%的平均录取率。
  华茂外国语学校毕竟是新学校,管理经验和学术文化的积累尚浅,但发展前景很好。这所学校引起了浙江省、宁波市领导部门和教育部的关注和重视,也引起了其他省市教育界的兴趣,来考察的人不少。现在该校已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学校的行列。宁波市已决定,从今年起,该校设立4个高中公办班,通过统考招生,按省三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录取,市教委按公办学校学生标准拨给培养费,被录取的学生按公办学校的收费标准交费。这是打通公办民办界限的一个尝试,具有很大意义。该校也在走向国际化,已有55名韩国初、高中学生在该校留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