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十一月以来的战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2-25
第1版()
专栏:解放日报社论

  十一月以来的战局
十一月是蒋军攻势开始转变的月份,是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主动的月份,是蒋介石军事危机开始到来的月份,是战局开始变动的月份。本报在十二月五日的社论中,已经作了详细的分析。
蒋介石对于自己的军事危机的到来,是到了蒋记“国大”开幕以后,即十一月下旬才意识到的。至于他的某些部下,是比蒋介石更蠢些,陈诚到了一月才自叹命苦。当蒋介石及其部下意识到他们的军事危机的时候,他们就企图挣扎,来逃脱这个军事危机。为此,就用了政治上、军事上的许多办法。
政治上的办法。第一是蒋介石劝戒其部属不要在“国民大会”上通过公开法西斯独裁的五五宪草,而通过一个比较隐蔽的法西斯独裁的宪草,即现在的蒋记伪宪。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四时,蒋介石在南京“励志社”召集国民党籍“国大”代表,告诫他们要这样做,蒋介石说:“这次修改宪草,就是为了打共产党。”“现在是本党的危急存亡关头,大家要听我的话,则有前途;否则,完了!”“我们不能坚持五五宪草,要通过政府修改的宪草,这是我们的总退却,总退却是为的采取攻势。”“退却我是不愿说出;大家这样忽视现实,不明策略,这种近视观念把我逼得不能不说了。这些话,绝对不能对外边人说。”
第二个政治上的办法,就是一月间蒋介石所喧染的“和谈”。这个“和谈”的目的,就是要实行所谓“现地停战”,以便巩固侵占区,休整兵力,取得美国新借款,然后再来大举进攻,彻底消灭人民解放军与全国民主运动。
蒋介石军事上挽救危机的办法,就是放松次要战场,集中兵力于主要战场,以恢复其攻势。从十二月中旬以来,蒋介石已两次实行这种办法。
第一次是在十二月中旬到一月中旬,这时候蒋介石的方针是集中兵力进攻苏北。为此目的,他从后方调了整编第四十四师、整编第六十四师、整编第二十师,共三个师到华东战场;又从晋冀鲁豫战场抽调陈诚嫡系整编第十一师到华东战场;再从台湾调整编第七十师到晋冀鲁豫战场,代替整编第十一师。这样,蒋介石就向华东战场增调了四个师。蒋介石到苏北沭阳进攻的部署是以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六十九师等两个师(即军)从西面进攻,以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七师等两个师(即军)从南面进攻,同时以五十一师、五十二师、七十七师、五十九师由东台线向临沂前进,以为配合。十二月中旬起至一月中旬,我陈毅、粟裕两将军所部展开反击,干净消灭蒋军之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部及三个半旅,并在鲁南地区干净消灭其整编第二十六师、整编第五十一师及第一快速纵队,整编第五十二师一部,取得巨大胜利。我人民解放军在其他各战场亦取得许多胜利,一月份达到歼敌十二个旅的空前纪录。统计十一月份至一月份的作战中,我人民解放军歼灭蒋军二十四个旅,平均仍为每月八个旅。在城市的得失方面,十一月至一月蒋军侵占五十五城,我军解放五十四城,这就是说,蒋军在三个月中只占去了一个城。
在一月失败之后,比蒋介石更蠢些的陈诚也发急了。当然,蒋介石自己更加发急。于是,就由陈诚、蒋介石、周至柔等亲自到徐州去布置新的进攻,以图挽回更加深重了的危机。而其挽救危机的办法,除了更加集中兵力于一个主要战场,因而更加放松其他战场和更使后方空击以外,再没有其他办法了。这就是此次蒋介石对临沂的进攻。
蒋介石对于临沂的进攻,是用尽了一切力量的。以动员的兵力而言,在陇海路徐海段向北进攻的蒋军,为二十三个旅四十八个团,其中集中于临沂正面八十里的战线上就有三十九个团,在临沂以南及以西的第二线部队计有二十个团,在北面以胶济路向临沂进攻的有二十四个团;南北两面合计,蒋军进攻临沂的兵力共达七十二个团。此外,蒋介石、陈诚并将冀南、豫北战场的第九军与整七十五师、整八十五师及武汉行营的整七十二师调至鲁西战场,使与鲁南相配合。像这样的集中兵力,是此次内战中规模最大的空前的一次。正因为如此,它也很可能成为绝后的一次。就是说,如果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此次进攻,蒋介石虽然还可能再抽调兵力集中进攻某一地点,但是决计很难像这次一样集中兵力了。
蒋介石所以必须如此高度的集中兵力,并不是由于他还很强大。他的正规军被人民解放军歼灭的,至一月底止已达五十六个旅,他的伪军及保安部队被我歼灭的大数量还未算在内。他之所以必须如此高度集中,乃是一方面由于士气低落,非此不足以壮胆;另一方面因为他妄想向前求战,歼灭我解放军的有生力量。蒋军对于人民解放军的威力,是攫怕已极了的;所以即使集中了这样的兵力,仍不敢对临沂冒进,一百六十华里路,走了整整半个月才走到临沂,平均每天只走十华里多一点。此种乌龟速度,即表现了蒋军恐惧程度。
蒋军占领临沂,对于蒋介石说来是军事上的胜利还是失败呢?我们说,这不是他的胜利,而是失败。其所以不是胜利,是因为他得到的乃是一座空城,根本没有找到人民解放军主力在什么地方。其所以是失败,是因为他集中起来的兵力扑空以后,又将被迫分散,这个分散就把以前的辛苦集中全付东流,要失掉他的局部优势。他如果不分散,呆在临沂地区,又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的好战“英雄”,岂不又要自叹“命苦”!?总而言之,这就叫做“进退维谷”,蒋介石不论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现在均已陷入“进退维谷”的苦境。
在人民解放军方面,则情形完全相反。当蒋军越是高度集中于一地的时候,第一是在其他战场上,第二是在这一战场的其他方面,第三是在这一战线上的若干段(例如进攻临沂前线的侧冀上由郝鹏举叛军担任的一段),就都留出了更大空子。在这些地方,人民解放军就更容易大量歼灭敌人。在蒋军未到临沂以前,人民解放军已经消灭了郝鹏举叛军;在蒋军占了临沂之后,这种捷报就要更多的传来了,而且必将连续不断的传来。
总之,从十一月起,战局已由蒋进我退的局面,变为拉锯式一进一退的局面,这是十一月以来战局的一个基本变化。蒋介石所希望的是从这种拉锯式的局面再回到十一月以前的局面去,但这永远是不可能的了,这只是蒋介石的妄想罢了。今后,可能的一种是这样拉锯式的局面再会继续一个时期,另一种是这样的局面转变为人民解放军稳步前进,收复失地的局面。当蒋军越来越集中其兵力于一地,而人民解放军又继续大量歼灭蒋军的时候,蒋军的阵地就由面而变为线,由线而变为点,蒋军的主动权由全部变为局部,再由多数局部变为少数局部,再由少数局部的主动权变为没有主动权。蒋介石每一次集中兵力,这意味着他们的阵线更进一步的瓦解。不管蒋介石如何挣扎,是逃不过这一规律的。战局的决定因素不是别的,仍是有生力量的消长,包括军力与士兵的消长。在人民解放军继续大量歼灭蒋军的情况之下,战局的进一步的变化是必然的了。人民解放军全体将士的任务,是继续消灭蒋军的有生力量,以争取战局的进一步的变化更快到来。(二月二十三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